绝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吕氏春秋当赏原文带拼音版【 当dāng赏shǎng 】 四sì曰yuē : 民mín无wú道dào知zhī天tiān , 民mín以yǐ四sì时shí寒hán暑shǔ日rì月yuè星xīng辰chén
-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出自宋代陆游的《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意思翻译、赏析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
-
琴只能用以娱乐吗?非也,这是琴的本分,凡物皆有附加值,即所谓外份或衍生功能。琴的外份在于说明,弦直方能弹出声音,紧张才能演出正律,协调方可奏出优美,心静才会产生情致。松松垮垮的琴弦一无用处,连最简单的
-
中考文言文高效复习策略探究 文言文阅读题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抓分点,而文言文板块的复习呈现出篇目多、知识点繁杂的特点,因而增强文言文复习课的高效性显得尤其重要。传
-
屠隆:海览 屠隆放舟桃花津,顺流东下,登候涛山,踞鳌柱峰,扪潮音洞,乘流送目,陡觉东南天地大荒,寥廓开朗,奣然灏漾。金鸡、虎蹲,两山对峙,奔腾峡口,蛟门峡东,谽谺鼓怒,巨涛摧磢,六合撼顿。夜宿佛阁上,
-
奥地利作家、著名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兹·卡夫卡*杰出的短篇小说。写于1923年。 小说描写一只鼹鼠打完地洞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先是对洞口设计、洞内通道走向等有几种设想;然后是想在几个通道处每隔若干
-
《寄全椒山中道士》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下一句是只有香如故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
《严氏为贼》是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散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文言文严氏为贼,而阳竖与焉。道周,周君留之十四日,载以乘车驷马而遣之。韩使人让周,周君患之。客谓周君曰:“正语之曰:‘寡人知严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