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出自明代王守仁的《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
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乱山之间,诸位贤人相送这么远真令我不安。
小溪上空乌云压头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风吹动着衣服雪花沾满了鬓发。
什么时候还能在燃着花烛的草堂上共叙情谊,我呀等着听你们登科及弟的喜讯。
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侯,分别之后我希望你们更深入的研究学问。
傍晚时来到铺满大雪的山城关界,回乡的心情和离别的愁绪使人茫然若失。
学生们在困难时跟随我真令我惭愧,这使人会想起孔子微服过宋的故事来。
岁暮时不为什么也要在一起喝酒论道,春天里要记着寄书信来。
莫要推辞通宵秉烛而坐,过了明天呵陇上的烟雾就隔断了相互的思念。
注释
①蹊:小路。间关:这里指诸贤相送走了很远的路。
②桂枝句:秋殿,朝庭在秋天举行的殿试。跻攀,上升。旧时把登科及弟喻为折桂。等着听登科及弟的喜讯。
③订顽:订正愚顽。
④及门句:及门,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从陈,跟随,引用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的故事。全句的意思是从学生们跟随自己那天起就感到惭愧。
微服句: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改穿的服装。此句用典,《孟子·万章》上记载,孔子在鲁国、卫国过得不顺心,又遇上宋国的司马桓要拦截杀害他,就改变装束通过宋国。
⑤缄书:书信。
参考赏析
简析
这组诗写离别的愁绪,但意境开阔,伤别而不哀怨。诗人把希望离开龙场却又舍不得与诸子分离的茫然情愫如实写来,词情深婉,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山路、溪云、风雪的衬托,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守仁与学生感情之凝重。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少聪悟博学,记问过人。初举进士,与郭稹同保。人有告稹冒祖母禫①,主司欲脱洙连坐之法,召谓曰:“不保,可易也。”洙曰:“保之,不愿易。”
-
界限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过满是浮尘的街道,或者停留或者不停留,如今,已在某片草原上沐浴清风与星
-
“古文”与“散文”“古文”这个词表示多种不同概念,一般是指古代文字、古代文章。经学史上,因为汉代发现用先秦古文字(籀文)书写的儒家经典与传世经典文字(隶书)不同,是为“古文经”,引起经学长时期的今、古
-
【原文】: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1),偃蹇连蜷兮枝相缭(2)。山气巃嵷兮石嵯峨(3),溪谷崭岩兮水曾波(4)。猿狖群啸兮虎豹嗥(5),攀援桂枝兮聊淹留(6)。王孙游兮不归(7),春草生兮萋萋(8);岁暮兮不自聊(9),蟪蛄鸣兮啾啾(10)。
-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
-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原文】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1]:“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辞曰:“成闻之:‘民生于三[2];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
-
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吕蒙正相
-
【原题】: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小诗寄之
-
不久前与朋友闲聊,聊着聊着,聊到了木桶,也聊出了木桶的文化。 木桶在农村中相当普遍,以前最常见的是水桶、酒桶、饭桶、粪桶、粪提桶之类。按理说,这些都是生产、生活用具,再怎么着也算不上文化,可是你说他
-
文言文阅读之巨商蓄鹦鹉 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