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4:04:52阅读:227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出自唐代钱起的《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注释

⑴上国:春秋时称中原为上国,这里指中国(唐朝)。随缘:佛家语,随其机缘。住:一作“至”,一作“去”。

⑵来途:指从日本来中国。一作“东途”。

⑶浮天:舟船浮于天际。形容海面宽广,天好像浮在海上。一作“浮云”。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

⑷去世:离开尘世,这里指离开中国。法舟:指受佛法庇佑的船。一作“法船”。法舟轻:意为因佛法高明,乘船归国,将会一路顺利。

⑸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像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

⑹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⑺惟怜:最爱;最怜。一作“惟慧”。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一作“一塔”。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参考赏析

鉴赏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前两句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暗示归途邈远。“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此诗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

此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全诗前半部分写日本僧人来华,后半部分写日本僧人回国,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充满宗教色彩,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并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全诗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创作背景

唐代国势强盛,日本派了不少遣唐使来到中国,还有不少僧人同来学习文化、技艺,求取佛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这首诗是作者赠送给即将回国的僧人的,当时诗人在长安。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唐代诗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蔡文姬求情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蔡文姬求情文言文阅读答案

    《蔡文姬求情》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文言文】董祀①为屯田都尉②,犯法当③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

  • 梦见床铺

    ·梦见躺在床铺上——是痛苦和危险的先兆。·梦见躺在床上没有入睡——意味着要生玻·梦见躺在陌生人的床上——夫妻将要离婚。·梦见躺在肮脏的床上睡觉——梦见躺在肮脏的床上睡觉,预示着自己将会囊空如

  • 高考文言文知识

    高考文言文知识   诣:到-----去  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

  • 洪范《尚书》原文注解与鉴赏

    洪范 《尚书》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

  • 《燕歌行》高适诗赏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

  • 高启《静者居记》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静者居记 (明)高启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予记之,久辞而未获 。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

  • 《洗然弟竹亭》赏析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

  • 《先秦散文·战国策·中射士论不死之药(楚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中射士论不死之药(楚策四)》原文鉴赏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①,谒者操以入②。中射之士问曰③:“

  • 《唐文送石处士序》文言文阅读

    《唐文送石处士序》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泸

  • 公仪休相鲁

    作者: 傅开沛 【本书体例】 韩婴韩婴,生卒不详。西汉时燕(今河北省)人。《汉书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