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二》杜甫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绝句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原文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字词注释
花欲燃:花红似火。
白话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文言文之家为您整理战国策·三晋已破智氏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三晋已破智氏注音版《 三sān晋jìn已yǐ破pò智zhì氏shì 》 三sān晋jìn已yǐ破pò智zhì氏shì , 将ji
-
这是一首即景而作的小诗。诗题“野步”,意谓郊野漫步。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导读】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 ">
-
梦见跳下,五行主金,得此梦,乃是庚金之象征,求财者不可与他人针锋相对,性格圆融之人,可得以贵人相助,此乃大吉昌,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注音版《 道dào德dé经jīng · 第dì三sān十shí一yī章zhāng 》 夫fū唯wéi兵bīng者zhě , 不bù祥xiáng之zhī器qì , 物wù或huò恶wù之
-
潘阆 名句: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导读】 潘阆(?—1009),北宋词人。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他在太宗和真 "> 《清史稿·循吏列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清史稿·循吏列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
-
愣头愣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愣头愣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愣头愣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对比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