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3:41:31阅读:917

作品简介《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原文

从军行①

烽火照西京②,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⑤,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⑥,胜作一书生。

词句注释

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②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③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⑤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⑥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白话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创作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作者简介

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明人辑有《盈川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纳兰《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诗词赏析

    纳兰词·点绛唇 寄南海梁药亭。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 "> 牙牙学语

    牙牙学语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牙牙学语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牙牙学语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励志名言警句

    文言文励志名言警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励志名言警句,欢迎参考!  文言文励志名言警句

  • 千恩万谢

    千恩万谢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恩万谢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恩万谢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

    中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类   1、秋毫:古义"纤细的羽毛";今义"比喻最细微的食物"如:明察秋毫《童趣》  2、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如:唯危楼一座《山市》  3、去:古义"离开"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3年夏,马克思在德国写了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在国家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阐述了不是国家支配着市

  • 《醉中感怀》赏析

      诗的一、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意犹未足,于是再申两句——“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宋代因袭唐制。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

  • 梦见复活

    梦见复活是什么意思梦见复活,这种梦通常表示会得到新的机会,或是需要一个新的开始。商人梦见复活,这预示着你的商机将要来临,很快他就可以发大财了。中年人、老年人梦见亲人死而复活又死去,暗示了你身体方面的健

  • 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意思、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意思、思想感情”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全诗

  •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横波亭在江苏赣榆县的河边,金时属青口辖区。金将移剌粘合驻防其地,“杨叔能,元裕之皆游其门,一时士望甚重。为将镇静,守边不扰,军民便之”(刘祁《归潜志》)。当时蒙古崛起北方并已南侵,破中都燕京,入潼关。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