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2:02:10阅读:885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出自明代陈继儒的《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参考翻译

注释

①棹:船桨,此指船。

②蟪姑:蝉科昆虫,初夏鸣。

③鱼罾:鱼网。

参考赏析

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句点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作者介绍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过零丁洋》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过零丁洋》   【译文一】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

  • 铜官山醉后绝句译文、解释、赏析和鉴赏(李白)

    铜官山醉后绝句全文: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醉后绝句全文翻译: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我要天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铜官山醉后绝句字词句解释

  • 周易全集《履第十》原文赏析与注解

    履第十 【题解】 履卦为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鲜明,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君民有别。这是封建礼节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阶级强制执行的社会准绳。

  • 与王于一·(清)归庄

    别后不一月,有一礼附万年少[1]告讣之使,计已彻览[2]。 此子[3]既丧,淮浦遂无人矣[4]。又地处嚣尘,无高山茂林,可容屐齿[5],终日闭门闷坐而已。视仁兄居广陵[6]佳丽地,日与骚人韵士临风赋诗

  • 《经炀帝行宫》赏析

      诗借咏隋炀帝行宫,讽谕时政。首联“此地”,即指炀帝行宫。炀帝于此玩美女、杀无辜,极尽荒淫残暴之能事。但曾几何时,一个广袤四海的美好江山,便付诸东流了。开篇以反诘句陡峭而起:“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

  • 《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劝学》原文及翻

  •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全诗赏析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郢人唱白

  • 张绣怎么死的?揭秘历史上张绣真正的死亡原因

    说到张绣的死其实还是挺有故事可言的,毕竟这个人和曹操前前后后经历过很多事情,所以虽然最后他还是归降了曹操,但是以曹操这样的心胸的人怎么会不计前嫌呢?所有这个张绣的死就显得十分的尴尬有争议了,所以下面

  • 《苏幕遮·露堤平》赏析

      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

  •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锡,溪头钓,涧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