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1:54:35阅读:392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出自宋代赵蕃的《端午三首》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都说作诗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明明是忠言,却不被楚王采纳,最后落得个沉江而死的下场,但是留下的文章却像星星一样永垂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而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我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去玩只有屋舍南北的鹁鸠。

注释

谩说:犹休说。

木居士:木雕神像的戏称。

艾人:端午节,有的用艾束为人形,称为“艾人”。

沉死:沉江而死。

星斗罗:星星一样永垂不朽。

风兼雨:下雨刮风。

陈昔冤:喊冤陈情。

舍:房屋。

参考赏析

鉴赏

《端午三首》是南宋赵蕃的一组关于端午节的诗。

第一首诗是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

第二首诗是端午时候诗人对于屈原忠不见用陈江而死,但是诗文传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

第三首诗是诗人端午时候读历史有所感触,却找不到人倾诉。这里有一种可能是这个诗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处境相似。

作者介绍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赏析:

  • 《晋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晋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李胤,字宣伯,辽东襄平人也。胤既幼孤,有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又以祖不知存亡,设木主以事之。由是以孝闻。容貌质素,颓然若不足者,而知度沈

  • 苦吟诗人贾岛:生前官场失意,穷困潦倒,死后却备受敬仰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

  • 文言文赏识和译文

    文言文赏识和译文   《读李翱文》  原文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识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

  •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柳永《戚氏》赏析

    《戚氏》 年代:宋作者: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

  •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出处】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翻译】耸然而出雄视着神州大地,峥嵘峻险非人力营建之工【全诗】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唐] 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 《桥》鉴赏

    作者: 任光文淑慧 陆蠡月下,这白玉般的石桥。描画在空中的,直的线,匀净的弧,

  • 《赵简子欲有斗臣》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赵简子欲有斗臣【原文】赵简子曰[1]:“鲁孟献子有斗臣五人。我无一,何也?”叔向曰:“子不欲也。若欲之,肸也待交捽可也[2]。”【注释】[1]赵简子:赵鞅,也称赵孟,晋国的卿。[2]肸:羊舌肸,即叔向

  • 王国维《人间词话·空床难独守》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空床难独守》经典解读 空床难独守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可为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

  •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题解 诸子,可两解,一为几个儿子,一为几个友人。岘山又名岘首山,在襄阳城南。山上有著名的羊公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