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1:11:39阅读:146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译注】白帝: 即白帝城(于今四川奉 节白帝山)。江陵:诗作者李白乘舟 而下的目的地(今湖北江陵县)。白 帝山上的白帝城隐现于彩云之间, 早晨,从白帝山脚乘舟顺流而下, 迢遥千里的江陵一日便可到达。轻 舟疾速而行,两岸猿声不绝于耳, 万山重峦似乎一瞬而过!诗写长江 三峡乘舟速度之快的突出感受,同 时也借以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喜悦 之情及对美好江山的赞美。

 

【鉴赏】清晨,我告别高耸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虽距离此地千里之 遥,但船行一日便到了。长江两岸的猿,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而船却顺 流直下,如脱弦之箭,在猿的叫声中已穿过万重青山。此诗作于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当时李白流放夜郎,半道遇赦,从白帝城返舟东下江陵。 舟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两岸猿的鸣叫声也混为一片,舟行之快速可 想而知。诗歌以轻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表现出诗人遇赦后的欢快心情,千 百年来脍炙人口。

 

【全诗】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1】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②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③啼不住: 指猿声此落彼起,连续不断。

 

【诗大意】 早晨离开了耸入彩云之间的白帝城,距离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便可到达。在两岸的猿声还没有停歇的时候,我所乘坐的轻舟已经掠过了万重山峦。

 

【注释2】

 

(1)题名又作《白帝下江陵》《下江陵》。早发:清晨出发。白帝城:曾名鱼复。故址 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东汉初,公孙述据此而建城。传说殿前井内曾有白 龙飞出,因而自称白帝,山称白帝山,城为白帝城。山峻城高,上入云霄,下俯长江。 乾元二年(759)三月,关内大旱,肃宗下诏大赦,这次李白也在大赦之列,故在白帝 城掉转船头,东还江陵,特作此诗。

 

(2)“朝辞”句:白帝城地势高峻,返舟这天早晨,又是一个晴日,故说离开白帝城,如 彩云之间。

 

(3)“千里”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峦叠嶂,隐天遮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江陵:今湖北 省江陵县。古时相传距白帝城一千二百里(实际仅六百余里)。

 

(4)“两岸”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轻舟:载得轻、行得快的船。

 

【赏析心得】

 

    肃宗乾元二年(759)暮春三月,正当李白迂回沿溯, 饱受逆水行舟之苦,感叹 行路之难,好不容易到达奉节白帝城时,忽闻赦书,自己获得自由了,真是悲极而喜, 一下子年轻了四十岁,重又成了出蜀时的李生,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以致误导多 少人,错把夕阳当朝阳,认为此诗是李白年轻时的杰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心情爽,天公也作美。第二天清 晨是个好日子,他掉转船头,辞别白帝,张帆起航,从满天彩云中出发。一江春水 浩浩荡荡,一叶扁舟载着诗人飞流东下,日暮就返回了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后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这段航程的愉快情景。 与三朝三暮过黄牛苦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急水轻舟,下行如飞,两岸美景,目不 暇接,不知不觉,万山已过,真是一泻而下,一日千里。尤其是第三句,“两岸猿 声啼不住”,顿使全诗精神飞越。本来是“猿啼三声泪沾裳”,如今悲猿却一反常 态,转悲为喜,为诗人获得自由而欢欣鼓舞。诗人站立船头,精神抖擞,浪遏飞舟, 归心似箭;两岸猿声欢啼不住空谷传响,夹河相送。此情此景、胸怀舒展,饱经坎 坷的诗人,一生能有几回?

 

   笔者大约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这首诗。但那时总认为是李白年轻时写的,豪迈飞 扬,好不神气!至今才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时,已是年近花甲的白发老人了。我真 为古人高兴。他虽然壮志未酬,但从此获得新生,焕发青春,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啊! 有人说,李白无暮年,笔者举双手赞成,因为此诗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鉴赏】 

 

   “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受牵连于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逆长江而上,第二年途经三峡到达夔州 (今奉节),就遇赦得回。这首诗写于遇赦归途中,描写下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愉快的心情,可谓绝唱。

 

   白帝城在奉节县。它建筑在高山之上,濒临长江,距瞿塘峡很近。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一段记录: “有时朝辞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写此诗时已经离开夔州,船行在江中。中途回望,只见群山高耸入云天,早上告别了的白帝城,已经看不见了。天气晴朗,五彩缤纷的云霞辉映在刚才走过的地方。“彩云间” 三字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暗示了水流湍急,舟行速,地势高,距离远,天气好,心情舒畅。李白 “早发白帝城”,江陵还没有到。所以诗中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文字上看是沿用《水经注》旧说,但用这样夸张的语句来表达极度兴奋的心情是非常传神的。

 

    此诗在表现舟行迅疾中,把两岸风物带出,使人如闻如见。船在江中流驶如飞,在岸边山上不断的猿声中,轻舟已飞驰过了万重山。第三四句还有言外之意:尽管两岸猿猴苦苦地啼叫,可是我,轻舟如箭,已经越过了一切艰难险阻,前途开阔,人脱劫难,心情无比轻松。其诗句也如江流奔泻,不可遏止,极尽浪漫飘渺之美。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此诗说:“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越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越调]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衷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

  • 二翁登泰山的文言文翻译

    二翁登泰山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二翁登泰山的文言文翻译,欢迎

  • 秀华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李白)

    秀华亭全文: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秀华亭字词句解释:九华峰: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

  • 上古时代的科学文明发展

    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经开始以葛、蚕丝制成衣服。(丝绸受欢迎的程度历久不衰,中外闻名。)在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科学发展有:天文学:是中华文明史上发达极早的知识部门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早在新石器

  • 洞洞瞩瞩的解释?洞洞瞩瞩是什么意思?描写天的词语

    洞洞瞩瞩是关于描写天的词语.洞洞瞩瞩洞洞瞩瞩的拼音:dong dong zhu zhu

  • 贾岛《送天台僧》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贾岛送天台僧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人称诗奴。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曾经出家

  • 《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律,反映从军的辛苦。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原文从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译文及注释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

  • 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

    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   导语: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经典哲理名句,希望可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关山明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词句注释⑴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