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意思】一直怨恨春天归去无处寻 觅,殊不知竟转到这山里来了。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某处竟有 意想不到的春景。[例]那数不尽的清 泉,伴随着微微的山风,给游览者送来 了在别处只有春天才能享受到的凉爽。 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 知转入此中来”的名句,好像就是为召 唤人们盛夏游山而写的! (程士华《飞 泉不让匡庐瀑》)
二、用以比喻正为某事 物或人的消失而抱怨,不料却在某处发 现了。[例]这些年来,我们常常慨叹世 风日下,人情淡薄;但在朱文斌一家人 的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五十年代那种全 心全意、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正是“长 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彭 庆生《寻梦长沙》)三、用以比喻某种意 想不到的转变。[例]“文化大革命”终 于迫使我退出了新闻界,天天编呀,改 呀,写呀,校呀,忙得“不亦乐乎”的生活 从此告一段落;于是,我正如白居易写 的两句诗:“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 此中来。”原来眼前又换了另外一个天 地。(刘逸生《学海苦航》)
【全诗】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解】
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农历)与元集虚等十七人游香炉峰和大林寺,眼看山下已是初夏季节,大林寺却桃花盛开,故写下此诗。诗中揭示了山上山下景物节候有别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正叹春已归去却无意地在山上觅到一片春光的意外喜悦的心情。
【注释】①大林寺:在江西庐山。白居易《游大林寺序》:“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 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尽,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 竹。”②芳菲:花草,也指花草的芳香。南朝梁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 曙扉。”
【鉴赏】这是一首带游记色彩的诗。此诗是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在江州 司马任上写的。一、二句写山中胜景。四月孟夏,春色归去,众芳摇落,凋零殆尽,有惜 春、怨春之意;而高山寺院,季节迟晚,嫣红桃花,方才盛开,则有惊异、喜悦之情。这里 用对比写法,以桃花拟春光,形象美丽而生动。三、四句生发感慨:自责错怪春之匆匆 归去,而春却并没有归去,只是像小孩捉迷藏一样躲到这深山寺庙中来。这里将春光 拟人化,写她的顽皮、天真、活泼,极有情趣。正见出诗人的一片童心,其构思新巧,灵 动婉曲,雅致有趣,是一首玲珑的小诗。
【鉴赏】读这首小诗,我们仿佛跟随着诗人的脚步,送走缤纷的春色, 眼看满眼芳菲零落将尽,却转入深山古寺,这里的一片桃花冲入眼帘,正 继续言说着春光的美好。诗人由此生发出一番感慨:“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整首诗作,明白晓畅,不着一奇字僻语,却意趣盎然,味 之无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春日已零落了满眼缤纷之 际,诗人乘兴出游,似乎欲挽留这无边的美 好春色,以期在某时某地有所遇合。也许 正为了迎合诗人这份惜春的情怀,在高山 古寺之中,一片烂漫的桃花冲入诗人眼帘。 初夏时节,一面是“芳菲尽”,一边是“始盛 开”,这番对比描绘,更显深山古寺春色的 缤纷。可以想见,一片冲面而来的春色带 给诗人的惊异和欣喜将到何种程度。“人 间”二字更让小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写山下春光已逝是“人间”之景,那么与之 遥相呼应的山寺桃花胜景呢?是“此景只 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番见”么? 山寺的这 番奇遇,经诗人这番叙写,便有了一种人间天上对举的味道。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由眼前烂漫桃花的触发发 抒感慨。曾经为春光的逝去伤感不已,怨恨不已,而此番则感受了一种柳 暗花明的惊喜。诗人由惜春、恋春转而怨春,在眼前春色的触动下,怜惜、 依恋、怨怼之情都已不复存在,他欣喜地发现,春光如同一个顽皮的小孩, 不知何时蹦蹦跳跳地藏到了这个幽静之所,而此前,只不过因为自己缺少 了发现的眼睛罢了!
在诗人笔下,桃花的绽放代替了春色的烂漫,春光因此极具形象性、 可感性。春光甚至具有了人的情感与气质,一如小孩的活泼与顽皮,更具 小孩的生机与活力。
小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任江州刺史。江州之任 实为诗人政治生涯上的分水岭。这首纪游小诗,或许正暗寓了诗人另一 番政治与人生体验呢! 春色无处不在,只看你如何去体验与理解罢了! 对仕途的追攀一如对春色的寻觅,无意间,也许你将收获一份惊喜,将感 受另一番人生况味!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作者简介】 孟浩然(参见本书第1页“作者简介”。) ">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
-
【诗句】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出处】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意思翻译】新雨后的翠竹十分可爱,夕阳 下的山峰最为动人。怜:可爱。爱:惹 人爱。【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雨后绿竹,苍 翠欲滴或山峰
-
梦见干尸是什么意思梦见干尸,意味着生活中比较窘困,内心充满担忧。可能是对死亡的恐惧、对现实境况的担忧,以及对身边人们逐渐意识麻木的质疑。男人梦见干尸,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会比较窘迫,为此感到担忧。
-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出自唐代杜甫的《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
-
宗泽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宗泽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宗泽传》阅读原文 宗泽,字汝
-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如下 阅读(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
每个人都会做梦,会在梦中梦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场景,有的场景是能够令人感到开心的,而有的场景则会令人感到非常的害怕,其实梦境都是有所预示的,它是能够大概反映出一个人接下来的状况的。有的人会在做梦的时候梦到
-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