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58:38阅读:856

【诗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出处】唐.柳中庸《征人怨》

【意思翻译】每年不是戍守金河便是驻 防玉门关,天天都和马鞭、战刀相伴。 金河:即黑河,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玉门关,汉唐 时西北重要防地,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 市西北。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 铜环。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常年征战戍守 的军人生涯。[例]军中将士过着“岁岁 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 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 勇。(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

【全诗】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

①玉关:即玉门关。汉唐时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地。②马策:马鞭。刀环:战刀柄上的铜环。此句是说天天手上握着战刀和马鞭,没有停止作战过。③青冢:在大黑河南岸,相传为汉代王昭君墓。④黑山:今包头市西北。

【题解】

柳中庸,名淡,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州户曹掾,不就。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著名边塞诗。诗中抒写唐时戍边将士对战争连年不断、致使自己奔波不止的哀怨愤恨之情。

【赏析】

         本诗“刀环”一词为诗眼。刀环即刀柄圆形铜环,环谐还音,历来用为 回归或思乡之典实。《汉书·李陵传》 “(任)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 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隐喻之,言可归汉也。”又高适《入昌 松东界山行》 :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即言,王事来毕,不必思归 之意。

          诗中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镇西 北,均为唐时边塞要地。诗言,年年征戍,马上奔波,南北东西,未有穷 已。而每见刀上圆环,不禁萌动乡思,顿见眼前那三月春雪,飞洒在王昭君 安息的青冢之上;而万里黄水环绕着黑山(在今呼和浩特市) ,久久不忍东 去。全诗不言“怨”字,而征人之无尽长恨正浮现在这苍茫哀婉的景色之 中。

        此诗颇见中唐边塞诗特色。

          就格调言,如与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相对读,可见,二王 诗虽不无悲凉之意,而境界高迈,音节慷慨,有宕远之气。而本诗则虽亦苍 茫悲凉,而其中颇多萧瑟之意。如更与李益“四天峰前沙如雪,受降城外月 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衣上西城听凉州曲》之二)合看,足见盛、中唐诗人心态之异。

            就作法观之,本诗典丽精工,表现出大历以降,北方诗人绝句多以律体 特点融/入之倾向。唯佳在词气浑浩,而不失绝句流荡之感。

             全诗二二为对,对法工整,又连用“金河”、“玉关”、“青冢”、“黑 山”四地名,本来极易板滞,然而“刀环”双关以转折,融情入景遂觉一气 婉转中有悠远之致,足见组织之精。

            设色遣辞,构图造型亦富于匠心。“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 山”,纷纷“白”雪自上而下“归”聚到“青”冢之一点,而这雪又正当中原各 地“阳春三月之时”,其景象凄婉多于苍茫。滚滚“黄” 河又自西向东 “萦”绕着“黑”山,徘徊而不忍去。而这黄河又有万里之长,绵绵不尽, 这情景已由凄婉而为悲凉,于压抑中见出浩荡不尽之思。就这样二句构成了 富于时空感与立体感,色调浓淡相间,气调悲中见壮的浩杳的艺术境界。这两 句诗的位置也不能互易,如以“三春” 句殿后,无论从色调,还是跨度上都 会压不住阵脚。也必不如“黄河”、“黑山”殿后,有与起句“金河”、 “玉关”呼应之效果。足见其构图之精。

        不过本诗亦有未慊人意处。“刀环”一转虽巧,但于征人的形象,似缺 乏艺术美感。试想“岁岁马策与刀环”,马策在手甚妥帖,但这刀环又如何 附丽于抒情主人公呢?显然是为转意之需要加入的,于是从这巧思中见出了 针头线脚,也削弱了全诗的整体美感。巧思即使中唐绝句有不同于盛唐人的 独特风格,但其不及盛唐处,也往往在这种地方。

【赏读】

       诗中以四句景色描写来塑造一个“征人”的形象,突出了一个“愁”字。经年累月的转战在“金河”与“玉关”之间,日日马不离身,刀不离手,生活极其枯燥无味。“岁岁”“朝朝”极写这种枯燥无味之感,历时长久,无时不在。从“青冢”“墨山”,到“万里黄河”全然笼罩着枯燥之气,仿佛庞大的空间都为战争的烦恼所充塞。如此与时空俱存的枯燥烦恼怎能不使人产生怨情呢?然而诗妙在不直接抒写怨情,只是以征夫眼中景物来渲染,使得这种感情透露在诗外,全诗没用一个“怨”字,可是句句怨气冲天。

这首诗不仅极尽曲写暗诉之能事,而且这首诗谨严工整,全诗不仅两句成对,而且句中又自对成趣,如“金河”“玉关”,而且数字对、颜色对,动词对交错出现,更使诗句精巧工致。

【作者小传】

          柳中庸,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天宝中师事萧颖士,颖士以女妻之。安史乱中避地江南,大历九年(774)在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联唱。后授洪州户曹参军,不就。事迹散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元和姓纂》卷七、《因话录》商部、《新唐书·萧颖士传》、《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卷四等。与陆羽、李端交厚,工诗,《全唐诗》存诗十三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全诗赏析

    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

  • 挽女联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女星沈宝婺 仙驾返瑶池 慈竹霜寒丹凤集 桐花香萎白云悬 蝶化竟成辞世梦 鹤鸣犹作步虚声 画堂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绮阁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壼范垂型贤推

  • 《卜居》赏析

      此诗首联写出草堂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并透露出选择在此处营造的原因:浣花溪碧水蜿蜒曲折,绕着草堂潺潺流过,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环境幽静,令人沉醉。在幽静的地方居住有两大好处:一是少烦扰,二是洗客愁。这

  • 吕氏春秋过理原文及翻译(带拼音版)

    吕氏春秋过理原文带拼音版【 过guò理lǐ 】 四sì曰yuē : 亡wáng国guó之zhī主zhǔ一yī贯guàn 。 天tiān时shí虽suī异yì , 其qí事shì虽suī殊shū , 所

  • “史昭,合肥人”阅读试题及文言文翻译

    史昭,合肥人。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八年充总兵官,镇凉州。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而老的军果叛。昭与都指挥满都等击平之。移镇

  • 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惠特曼

    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惠特曼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他当过乡村教师,在报馆工作过。喜欢游荡、冥想、自由自在。他的《草叶集》中一首长诗《自己之歌》,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他的《草叶集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意思翻译、赏析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

  • 江行寄远全文翻译(李白)

    江行寄远全文:刳木出吴楚,危槎百馀尺。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江行寄远全文翻译:高达百尺的树木,挖空为舟,乘之直航吴楚。西来的疾风吹动着顺水东去的船帆,

  • 《劝学》颜真卿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译文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目录作品原文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品注释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

  • 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一)》诗词注释与评析

    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注释】 竹枝词:为巴渝间民歌,由 "> 查看更多

相关栏目: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