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出处】唐·李颀《古意》。
【意思翻译】大丈夫从军去远征,年幼时就是幽燕人。常在马蹄下赌输赢,由来看轻这七尺身。杀敌时敌人莫敢前,须发如猬毛四边伸。
【全诗】
《古意》
.[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题解】
诗题为古意,表明这是一首拟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广大边疆战士英勇献身精神,也表现出广大军民渴望和平的厌战情绪。
【注释】①古意:犹“拟古”。②轻七尺:犹言轻生甘死。③磔:张开。④不能归:一作 “不得归”。⑤解:擅长。
【赏析】
开头六句塑造了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形象。这个“男儿”从小在幽燕游历,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剽悍的幽燕民风,使诗中男儿自小就具有豪侠气概,他敢于同伙伴们在马蹄下打赌,把七尺身躯看轻,一上战场就勇猛杀敌,使敌人不敢上前。这六句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儿的英雄气概。男儿长得什么样呢!“须如猬毛磔”写出须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显出他勇猛刚烈的气概和杀敌时须髯怒张的神态。接着两句写出了这位男儿的一丝思乡情绪,但因为未报答君恩,所以也就坚决不回去。后面四句写听到辽东少妇的羌笛声,全军将士泪如雨下。后两句出现的声音,与前十句的人物、布景、色彩融为一体。笛声是那样的哀怨、悲凉,勾起征人思乡的无限情思,使视死如归的硬汉们也“泪如雨”,自然包括首句的男儿在内了。这是烘云托月的写法,含蓄精炼,功力深厚,情韵并茂。
这首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不义战争的否定态度。
原文
-
雨后望月全文: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雨后望月全文翻译:当四野阴云消散的时候,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雾
-
中秋节,从严格内涵来说,其实是个女人节,或者说是生育节,因为对月亮的崇拜是源于远古,对女阴的生殖崇拜。 《老子》道德经中第六章有这么一句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是幽
-
翠鸟移巢小古文注音版 翠cuì鸟niǎo移yí巢cháo 翠cuì鸟niǎo先xiān高gāo作zuò巢cháo以yǐ避bì患huàn , 及jí生shēng子zǐ , 爱ài之zhī , 恐kǒng
-
文言文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遗产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深沉的哲理,睿智的思
-
文言文虚词用法综合 一、 代词 1、 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
-
我俩之间有多少高崖、大山横亘在我俩之间不要怕思恋就是隧道直通在你我面前有多少大河、深涧把我俩隔断抛远莫担心信念就是船桨渡我到你面前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词鉴赏
无论是因酒而成就好事,还是因酒害事,相信酒这个杯中物,永远不会缺少知己,而人也会一直继续制造各式各样与酒有关的传奇。">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宦者传序论》原文鉴赏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1。”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
-
满井游记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满井游记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弛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
-
作品简介《送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