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出处】唐·卢纶《送李端》。
【意思翻译】这是诗人送挚友李端的诗句。首先点明时间、地点,描写送别的环境。那正是严寒 的冬天,郊外遍地枯萎的野草,正在朔风中瑟瑟抖动。在这种气氛中送 别友人,离愁更加深沉。眼望故人沿路渐渐远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 低垂,所以友人走的路好象伸出寒云之外一般。友人已经远行,连影子 都已消失在寒云之外,正在此时,偏偏老天又降暮雪,诗人只有踏上风 雪归途。诗中的“寒云”、“暮雪”是记实,更是托情,它有力地烘托了 当时诗人的悲凉、沉重的心情。
【全诗】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释】 ①自:一作“正”。②掩泪:掩面而泣。风尘:指社会动乱,世事纷争。
【全诗鉴赏】
卢纶和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中人,卢纶“数举进士不第”,李端虽于大历五年登进士第,但仕途也坎坷不平。二人交厚,集中均有相互酬唱之作。
卢纶是河东蒲(今山西永济)人,李端是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而诗中所说的 “故关”即今山西阳泉市东的娘子关,李端要出太行回到华北平原的故土去,卢纶客中送客,写了这首送别诗。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诗的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首句点出送别之地,在幽关二州天然分界的太行山中部,这 “故关” 是由并入幽的交通要隘,送客至此,不得不别。时交秋冬,衰草遍野,一片凄凉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紧承上句而来,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一条山路蜿蜒延伸,消失在寒云之中,它带着故人远去了。路本是无情之物,但眼前这条路由于负有把故人送抵故土的使命,所以也就格外令人关注。用 “出”字来形容,化静为动,也赋予自然物以灵性。“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走远了,空旷的山野间只剩下诗人自己,孤寂之感顿时涌上心头,有增无已。这时又下起雪来。“寒夭暮雪深山里” (韩翃 《送客贬五溪》 ),不管是行者,还是留者,将一样孤寂索寞,并把这不寻常的别离记在心中。“暮雪”除状眼前之景外,还告诉读者,送行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到非分手不可的地方和时候。则二人相知之深、别离之难可想而知。这一联,字面上虽然纯在写景,但景中寓有深情。
-
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繁荣景象。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具体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下
-
成宗大德元年以后,大江南北渐趋安定,域内一片升平。雅爱文学、崇尚儒治的仁宗皇帝即位后,任名儒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惇崇文化,举措频频,使文治达于极盛。"> 如何练好文言文基本功
如何练好文言文基本功 一、 断句解读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
-
小石楼·独木梯斜竖在角落里负载过多少代的沉重是演绎远古穴居的生活还是重现祖先爬树的本能踏着利斧砍出的臼印一步一沉思,一声询问向山外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意思翻译、赏析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参考翻译翻译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四《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十月,
-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相思杳如
-
李君山房记文言文赏析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
-
这首词抒发伤离惜别之情。上片写暮春送别,莺啼、歌咽,无限眷恋。下片写别后相思。芳草路远,幽恨无穷。月照小楼,撩人相思。全词以景衬情,思绪绵绵。造语婉妙,余味悠长。
-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出自宋代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