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君山房记文言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7 20:45:06阅读:388

李君山房记文言文赏析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

  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苏轼《李君山房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宣子适鲁 适:去往

  B.季札聘于上国 聘:聘任

  C.然学者益以苟简 苟:草率

  D.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足“满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有悦于人之耳目 其皆出于此乎

  B.拾其余弃以自补 问征夫以前路

  C.既已涉其流 吾其还也

  D.盖将老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在本文中,作者认为既能满足适用,又能让人看着心情愉快,并可以持续使用而不损毁的,只有书籍。

  B.②段主要继续因为古人求书艰难,所以读书都十分刻苦,因而能成就非凡,超越当今的学生科举之士。

  C.③段交代李氏山房的来历和藏书于此的目的,进而印证①段的观点,并赞美了李公择的“道德文章”。

  D.④段交代作者希望读书终老的志趣,并说明作本记的缘起是友人所求和勉励当今学子珍惜读书机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2)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

  (3)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

  参考答案:

  4.B (正确的解释应为“聘问,诸侯之间派代表互相问候致意”)

  5.D (A项,对/从。B项,用来/用。C项,其中的/还是。D项,于此,兼词)

  6.B (因果关系不成立)

  7.(1)贤和不贤的收获,各凭他们的才华;仁者和智者的见解,各随他们的天分;尽管才华天分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求取就没有人无收获的,只有书啊!(“因”“仁智”“惟”各1分)

  (2)书对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学者”“致”各1分,整体句以1分)

  (3)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固”“少”“遗”各1分)

  参考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宝玉等奇异珍贵之物,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然而不适于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能适于实用,但用过就败坏,索取就穷尽。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而又适于实用;用它而不坏,取它而不尽;贤和不贤的收获,各凭他们的才华;仁者和智者的见解,各随他们的天分;尽管才华天分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求取就没有人无收获的,只有书啊!

  孔子这样的圣人,他的学习一定从读书开始。在这个时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到鲁国,然后见到《易象》和《鲁春秋》。季札被中原诸侯国邀请,然后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而楚国只有左史倚相,能读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读书人生在这个时代,能见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习可说是很困难的。然而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

  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更多,造纸方法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而书也更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学习的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什么道理呢?我还赶上看见老儒先辈,自称他们年轻时,要想求取《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侥幸得到了,都亲手抄写,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要流传一万张纸,书对学习的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轻的科举士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谈吐没有根底,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其流,探索其源以后,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上,落实在行动上,而在当代出名了。然而书还是和先前一样,未曾稍有损坏。他将它赠送给后来之人,供他们无穷无尽地索求,而满足不同才分的人各自相应的需求。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

  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有数年的空闲,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想去游览但不能成行,(如能成行)恐怕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丢弃的书来充实自己,或许有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于是替他写了几句,让后来主人知道从前君子读书的困难,而现在求学的人有书却不读是可惜的。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   一、语海拾贝及文学常识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  居安思危 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危

  • 《登太白峰》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登太白峰》 【内容】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全诗出处、作者、赏析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全文

  •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翻译赏析

    夏日游晖上人房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陈子昂(66

  • 墨池记文言文翻译

    墨池记文言文翻译   《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

  •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高山险阻,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

  •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原文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以下是小编为

  • 栏杆拍遍英雄登楼——品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 寿对联大全 风和日暖千年古柳尚争春

    【男寿联】 名高北半 寿比南山 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 菊水不皆寿 桃源境是仙 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 寿考征宏福 和平享大年 露滋三秀草 云护九如松 南山欣作颂 北海喜开樽 上苑梅花早 仙阶柏叶荣 筹添

  • 《婆媳棋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婆媳棋局 原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