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出处】唐·柳宗元《渔翁》。
【意思1】烟雾消散,太阳出来,四处 不见人,忽然听到欸乃声,渔翁摇着小船,出现在青山绿水间。欸(ǎi)乃:摇橹 划桨时发出的戛轧声。一说指渔歌,唐 代渔歌有《欸乃曲》。
【意思2】欸乃 (ai nai): 唐代有渔歌《欸乃曲》,此指渔歌。句意:烟消云散,太阳出来了,却不见渔翁,只听到一声渔歌在青山绿水中回荡。作者以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赏析】“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但诗人却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造语甚奇。“绿”字既为山水增彩,又给歌声添脆,具有灵动之美。二句创造了一个清寥而略带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诗人清高而略带孤寂的心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语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首句写其行动,次句写其心态,一个对仕途充满自信、豪迈狂放的诗人自我形象宛在目前。
。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天明日朗,周 遭静寂,青山绿水间欸乃声声。[例]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 绿。”——木浆轻轻划过水波,山水为之 一变。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 神秘境界。(闻过《城市不能少了“安 静”指数》)
【诗评】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引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本想借酒消愁,可是酒入愁肠,却化作了相思泪。
宋范仲淹 《苏幕遮》 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全宋词》 一册11页)
清许昂霄 《词综偶评》: “ ‘酒入愁肠’ 二句,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明沈际飞 《草堂诗余正集》: “‘欲解愁肠还是酒,奈酒至愁还又。’ 似此注脚。” 《历代诗余》 卷 一一四引《词苑》: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
【全诗】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题解】
朝阳岩在潇水旁,有溪涧流入潇水,故此诗写到“渔翁夜傍西岩宿”。柳宗元贬永州时常到朝阳岩游息,岩也因此诗首句而称西岩。此诗写山水,却以人物连贯,淡淡几笔,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有生活气息,显得情趣盎然。故苏轼说:“熟味之,此诗有奇趣。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诗人玉屑》卷十)如去掉末两句,只怕兴味不会如此悠长。
【注释】 ①渔翁:含有自况意味。渔翁独往独来,突现出诗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 绪。②西岩: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③欸乃:象声词,行船摇橹声。又作“暧廼” “霭廼”“襖霭”。(见宋惠洪《冷斋夜话》二《洪驹父评诗之误》)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其写景极富“清”趣、“奇”趣,抒发了几分孤寂情怀,略略 寓有政治失意的孤愤。此诗作于永州。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 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此诗极富“奇趣”,“反常合 道”有两处:第二句不言汲水燃柴,而用“清湘”、“楚竹”借代,蕴意清雅,给人以超凡 绝俗之感,亦见出渔翁孤高的品格。这就是造语“反常”,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情趣, 也就是“合道”。按理“烟消日出”之后应让人物出场,可是第三句说“不见人”,也是 “反常”。“烟销日出”之后,山水顿见青绿原貌,此时听到“欸乃”之声,虽不见人,而 人必隐于山水之中,亦甚“合道”。三、四句写出了山水的清丽,橹声的悦耳,而不见 人,则营造了一种清寂空阔而又带几分神秘的境界,隐约见出渔翁孤高的性情和孤寂 的心境,亦表现出一种奇趣。末二句言渔翁之舟,已“下中流”,回望天际,只见岩上白 云似在追逐渔舟。此诗紧扣一个“清”字:山水景物是清丽的,而水尤清碧;“烟消”而 “不见人”,江天是清空的;空阔的江面,“欸乃一声”是清亮的;岩上白云“无心”而“相 逐”,又透露出孤寂和清闲,微微寄寓了诗人政治失意的孤愤,岂不有“清”趣哉? 苏东 坡欣赏此诗之“奇趣”,主张删去末二句,引发数百年之争执。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 沈德潜等同意东坡的意见,以为删去好;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等以为有此二句,则 异于晚唐。两派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赞同东坡意见者,认为以“欸 乃”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且“奇趣”更为彰显。晚唐诗确有猎奇太过之处,但 亦有出奇制胜而发盛唐所未发者,岂可一概抹杀? 此诗之优点,正在于奇趣,虽合“晚 唐”,又有何妨? “诗必盛唐”,不正是明诗的病根之一么? 故东坡之就诗论诗,则较为 通达也。
-
前意象主义*时期的诗人团体。是意象派的又一雏型。在原有“诗人俱乐部”*的基础上,1909年3月25日在伦敦索何埃菲尔铁塔餐馆成立了一个以特·伊·休姆*和弗·斯·弗林特*为中心的文艺团体。这一团体没有命
-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枢数岁而孤,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
-
治 学(节选) 【魏】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选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曚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
-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
-
《墨子》是墨子弟子及墨子后学记载墨子言行的著作。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企图解决当时人民的不得温饱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还主
-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出自宋代吴文英的《澡兰香·淮安重午》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莫唱江南古调
-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
-
【文言文】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
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题解 《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与基本来自各地民间的“国风”不同。前者极可能是公卿列士向周天子的献诗,用作朝会宴飨、庆典、祭祀时的乐歌,内容多
-
顺宗崩驾疑案新探 一 正名乍读本文题目,大家定以为这是一篇史学论文。本文固然从顺宗时事入笔,其实,目的还在于探讨若干篇描写顺宗时事的文学作品,重点是研究李贺《汉唐姬饮酒歌》的题旨,从而说明顺宗李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