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出处】唐·韦应物《送杨氏女》
【意思翻译】家中整天里是悲悲戚戚,临出阁心里充满了悲忧。
【全诗】
《送杨氏女》
.[唐].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注释】 ①杨氏女:出嫁到杨家的女儿。②永日:整天。出行:出门远行。③有行:出嫁。江:指长江。④无恃:指母死失去依靠。抚念:抚心思念。慈柔:慈爱温和。⑤幼:指妹妹。长:指姐姐。两别:指姐妹两分离。⑥结中肠:郁结于胸中,形容内心万分悲痛。⑦阙:同 “缺”,缺少。内训:闺门之训,即母教。⑧赖:幸好。令门:有名望的好人家。⑨资从:陪送的嫁妆。⑩容止:容貌和举止。猷:规矩。(11)秋:借指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重视秋天,常以秋代年。(12)临感:临别时的伤感。难收:难以控制。(13)归来:指送别出嫁的大女儿归来。缘:即沿。
【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嫁女诗。韦应物在刚过不惑之年丧妻,对女儿更怀有一种父爱和 母爱的感情,此诗叙写女儿临行时的反复叮嘱,一片真情流露,尤为诚挚感人。题中首 四句为一段,写出嫁前之悲戚情状:起笔二句之“戚戚”“悠悠”两叠字,写出了家中悲愁、 忧思弥漫的情状;承二句写女儿远嫁情景:大江之上,将有一叶轻舟,载着爱女,溯流而 行。接六句为第二段,前四句写二孤女失母后,苦无依靠的情景。一写诗人父爱兼母 爱,更加慈爱和柔;二写姐姐抚育幼妹,情谊深厚;三写姊妹分别,哭泣不休! 紧承二句 写女大当嫁,不能挽留。面对这情景,诗人心如绳索打结而牵动,尤为疼痛! 再接八句 为第三段,紧扣“慈柔”二字,写临行前对出嫁女的反复叮嘱:诗人以父母的身份,从侍 奉公婆礼数,所嫁可以依托,节俭安贫风俗,孝长敬夫应遵妇道,形貌举动合乎准则等 方面,谆谆教诲,反复叮咛,何其慈爱! 何其殷切! 最后六句写送别和回来后的心情。 前二句言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中二句将“居闲”能自己排遣忧虑,与“临感”的心情对 照,言难以收起痛苦的思愁。后二句写回来只见家中的幼女,泪珠沿冠带儿簌簌地流。 其悲痛之情如滔滔江水,激荡人心,已达高潮。此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语言朴实,叙 中含情,诚挚感人。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德国、波兰等中欧诸国,30年代中期开始传播到英、美等国并在西方各国引起普遍反响,一度形成为在英、美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性哲学思潮。倡导与
-
治驼文言文道理 治驼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催科》《雪涛小说》为江盈科著。江盈科为明代文学家,小品文造诣极深。为大家分享了治驼文言文的道理,欢迎借鉴! 治驼 昔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翻译】王濬造好战船,率大军从益 州而下,金陵的王气黯然消失。千百丈 长的铁锁链沉人江底,
-
喝水主健康。水是生命的源泉,喝水在梦中代表了人的健康状况。梦见自己喝清水,会身体强壮。梦见喝非常甜的饮料,则意味着疾病的困扰。
-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 曾国藩 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即幸而苟延,精理已销,恒干仅存,君子谓之免焉而已。国藩尝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全文拼音版及解释(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安州应城玉女汤作全文拼音版《 安ān州zhōu应yīng城chéng玉yù女nǚ汤tāng作zuò 》唐táng · 李lǐ
-
作者: 胡昭著 【本书体例】 【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息(1)。汉有游女(2)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注释及翻译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
-
【5429】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美〕杰克·斯奈德著,吴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9.8万字,2017年5月第1版,65元)△7章:[1]民主转型和民族主义冲突的兴起;[2]民主化国家的
-
1 那年,当妈妈为你打开音乐盒时,你不由自主地说道:“我愿做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那时你只有四岁,我的妹妹,妈妈认定你是位天使,带着天生的诗情来到人间。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羡慕你,甚至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