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出处】唐·王维《秋夜曲》。
【翻译】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
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
【全诗】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赏析】
这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首句“桂魄初生秋露微”,这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开篇便已扣题。相传月中有桂树。魄,是月牙儿,“桂魄”是月亮的别称。这一句着意写 “桂魄”写 “秋露”,渲染出一种宁静柔美的气氛。同时,也暗示在这样一个秋夜里,有一股淡淡的凉意,淡淡的凄清笼罩在周围。这样的描写为后面写的思妇之怨已作了伏笔。这一句是在写环境,为下一句引出诗的抒情主人公作了准备。
“轻罗已薄未更衣”,“轻罗” 二字暗示主人公身分,那是一名美丽的女子。前句说秋夜微凉,这一句承前句之意,诗人并未正面对其形貌作一丝一毫的描绘,但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作者选用了一个极简单的描写——懒换秋衣,却是足见其百无聊赖的心态。
第三句“银筝夜久殷勤弄”,写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在殷勤拨弄着银筝。寂静的晚上,银筝的声音越发清脆,声声切切,似在拨动着她自己的心弦。
这一句为前句营就的画面中加上了音乐,但毕竟还甚是平常,但末句便奇了,“心怯空房不忍归”。这第四句便好似谜底一般,一下子点出全诗的中心:原来秋夜独坐,原来懒换新衣,原来久弄银筝,都是因为“心怯空房”。而所谓的“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
全诗在写思妇的孤寂与幽隐,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是一首相当优秀的闺怨诗。
-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其人 韩非,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据《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
-
天知地知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天知地知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天知地知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这阕词在历史上受到的评价很高,可把它拿来作为岳飞驻扎在武昌的这一段生活历史来看待。 首先,这阕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感情丰富,色彩浓丽,悲愤不平却又出之以含蓄,较好地表达了作者在那种情况下对于岳飞
-
【寻山僧不遇作】全文: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寻山僧不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摩罗诗力说》 鲁迅于1907年用文言文撰写的文艺美学论著,1908 ">
-
梦见被绿了是什么意思?五行主木,乃情感不顺,情义之事切莫强求,如非真心喜欢两情相悦,感情之中多有不顺,凡事应谨慎对待,春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单身女人梦之,桃花颇多,情感不利,与异性间纠葛多者,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译文
-
虞集正月楼船过大江,海风吹雨洒船窗。云消虹霓横山阁,潮落鼋鼍避石矼。阙下谏书谁第一? 济南名士旧无双。湖阴暑退多鱼鸟,应胜愁吟对怒泷。虞集(1272—1348)元代学者、诗人。曾任国子助教、集贤修撰、
-
庭前晚开花全文: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庭前晚开花全文翻译:我家庭院种上了王母娘娘的仙桃树,可惜的是三千年才开始开花,再三千年才开始结果。结果时间那么长,一般人
-
鸡零狗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鸡零狗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鸡零狗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