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出处】唐·杜甫《登高》。
【意思】我长期作客他乡,飘泊万里,
时候偏又是萧瑟悲哀的季节;
况且我是长年多病、年迈体衰,
偏偏我又独自登上高台。
时局是这样艰难,身世是如此潦倒,
空添白发如霜。
近日来,体魄更差,
连一杯消愁解闷的浊酒也不再敢品尝。
【全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1.猿啸(音xiao):谓巫峡多猿,鸣声极哀,当风急之时听猿啼,更觉声哀。渚(音zhu):水中小洲。
2.落木:秋天树木落叶称“落木”。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响声。
3.悲秋:秋气萧森,令人生悲,谓因秋而引起悲伤的感情。百年:指人生有限的时间。犹言一生,终身。
4.艰难:语意双关,既指自己,又指国家。当时吐蕃侵扰和州郡兵乱,都未止息。国忧家愁,故称“艰难”。繁霜鬓:形容白发之多,因艰难苦恨而不断增添如霜的白发。新停:此处谓近来停止。
【赏析】
唐大历元年(766),杜甫滞留夔州两年,大历三年,由夔州出发,漂泊岳阳、潭州、衡州一带。夔州即今之奉节,位于长江北岸,春秋时其地称夔子国,战国时属楚,秦汉以来曾先后设鱼复、永安、人复、信州等州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取“奉皇节度”字义改名奉节,明清皆为夔州府治。城当长江三峡西口,为四川门户,城东有白帝城遗址。杜甫在夔州所作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多写自己历经战乱流离及世事沧桑之感。此诗写重九夔州登高所见所感,悲而不哀,沉郁苍凉,清人杨伦《杜诗镜铨》称其为“杜集中七言律诗第一”。
-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出自宋代卢炳的《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参考翻译注释莎:蓑,草衣。“莎“
-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释:
-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
-
脑筋急转题目:什么食物从来不给你好脸色看? 脑筋急转解析:该食物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或者小麦做成。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该食物的传统。不给好脸色看就是面容冷峻。
-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此生若
-
朱淑真 朱淑真,南宋初女词人,生卒年不详,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祖籍 "> 聊斋志异王大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李信,博徒也。昼卧,忽见昔年博友王大、冯九来,邀与敖戏[1]。李亦忘其为鬼,忻然从之。既出,王大往邀村中周子明,冯乃导李先行,人村东庙中。少顷,周果同王至。冯出叶子[2],约与撩零[3]。李曰:
-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才离别,好像是与你分离很久了,这是对情人的深情的怀念,是一种思想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离别很久了,但情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宛然如在眼前,分离也好似在昨日,这也是对情人
-
课外古诗十首赏析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
-
文言文童趣翻译及原文 《童趣》写了作者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全文可分为两部分。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