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9 00:25:13阅读:383

【诗句】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出处】唐·王维《青溪》。

【翻译】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全诗】

《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1、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2、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3、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4、声:溪水声。色:山色。

5、漾漾:水波动荡。菱荇(líng xìng):泛指水草。

6、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7、素:一向。闲:悠闲淡泊。

8、澹(dàn):恬静安然。澹:溪水澄澈平静。

9、磐石:大石。

10、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已:结束。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写景诗。黄花川,在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

     全诗可分为三个段落,头四句为第一个段落,对青溪作了总的介绍;中四句为第二个段落,作者采用“移步换形”的手法,顺水流而下,绘声绘色地描绘出青溪各具特色的画面:小小的流水,一会儿在乱石中“喧”流,一会儿在深松中“静”静地穿行;一会儿“漾漾”地“泛”着菱荇前进,一会儿又在葭苇里“澄澄”地“映”射,一“喧”、一“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声色相间,勾画出青溪水流动的一幅幅生动美妙的画图,令人生羡,使人爱悦,此句已成千古写景名句。

         末四句抒情,“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点出了描绘青溪的用意所在,即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情愫,写青溪正是写自己,是为自己的心境写照,物境、心境已融为一体。最末二句诗人暗用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显示自甘归隐的心态。写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这首诗写得清恬淡泊,写景抒情似均在不经意之中进行,读来却颇有韵致,于平淡中见深致。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烂然的解释?烂然是什么意思?描写草木的词语

    烂然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烂然烂然的拼音:lan ran 光彩灿烂的样子。宋·邓牧

  • 子陵之钓的解释?子陵之钓的典故与出处

    子陵之钓的解释?子陵之钓的典故与出处 晋·皇甫谧《高士传》:“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

  • 《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作品解读

    第四部分 《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小马哥:安子,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本轻松一些的书,中国作者朱夏妮的小说《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这本书轻松活泼,当然也有严峻的校园生活,但总体而言比较暖色调。安子:

  • 语文必背文言文句子

    语文必背文言文句子   文言文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下是语文必背文言文句子,欢迎阅读。  NO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NO2、千里之堤,溃于

  • 余冠英谈诗·《诗经选》前言

    《诗经选》前言一祖国的文学遗产使我们感到自豪,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因为它丰富灿烂,有优秀的传统。我们的第部诗歌总集《 "> 孳孳不倦

    孳孳不倦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孳孳不倦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孳孳不倦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参考翻译翻译及注释翻译翻译一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拼音版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注音版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注音版《 道dào德dé经jīng · 第dì七qī十shí四sì章zhāng 》 若ruò民mín恒héng且qiě不bù畏wèi死sǐ , 奈nài何hé以yǐ杀shā惧jù之zh

  •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意思翻译、赏析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出自宋代陆游的《谢池春·壮岁从戎》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

  • 卢纶《偶宿山中忆畅当》全诗赏析

    深山夜雪晴,坐忆晓山明。读易罢三卷,弹琴当五更。薜萝枯有影,岩壑冻无声。此夕一相望,君应知我诚。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