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快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
明末,济属多盗(1)。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2)。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3)。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4):“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5),无离也(6)。”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翻译
明代末年,济南府属下各地有很多强盗,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捕到强盗就杀掉。章丘县的强盗尤其多。这个县的官军中有一个士兵,佩带的刀特别锋利,杀人不用费劲。一天,官军捕获了十几个强盗,全部押赴法场斩首。其中一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便犹豫地凑上前去说:“听说您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二次。求您杀我吧!”士兵说:“好吧。你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强盗跟着士兵来到刑场,士兵一刀砍去,强盗的脑袋骨碌一声掉下来,滚到数步之外,一边在地上打着转,嘴里还大声称赞道:“好快的刀!”
注释
(1)济属:济南府所属地区。清代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齐东、长清、长山、邹平、淄川、齐河、禹城、平原、临邑、德州、陵县、德平、济阳等十五县,大致相当今之济南市及德州、惠民、淄博市地区的一部。
(2)杀辄导窾(kuǎn 款):意谓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窾,空处。《庄子·养生主》:“批大郤(隙),导大窾,因其固然。”
(3)市曹:市口通衢,常为古代行刑之处。
(4)逡巡:迟疑徘徊。此谓吞吞吐吐,难以出口。
(5)谨:谨慎小心,此处有注意留心之意。依,依傍,靠着。
(6)无:同“毋”、“勿”,不要。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
狗我们俩在屋里,我和我的狗,屋外是猛烈的狂风,凄厉的嚎叫。我的狗坐在我跟前,直勾勾看着我的脸。我也直勾勾看着它的脸。它似乎是想告诉我一些事情,但它是哑巴,不会说话。不过我懂它。我懂,此时此刻在我和它的
-
每个人都会做梦,会在梦中梦到各式各样的东西,有一些东西是人们能够在现实中见到的,而有一些东西则完全是人们在现实中见不到的,无论如何,梦都是有一定征兆的。有的人在做梦的时候会梦到恐龙,又是什么意思呢?
-
很小的时候,父母没空带我,整日里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印象中的外婆年事已高,总是穿着立领斜襟的青布或蓝布衣裳,布长裤,阔裤头上系布条腰带,戴绒布帽子,是位小脚老太,走路左右颠颇,像踩高脚马,步步惊心的样子
-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
-
郭沫若: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我们要把固有的创造精神恢复,我们要研究古代的精华,吸收古人的遗产,以期继往而开来。——郭沫若:《文艺论集·一个宣言》从出现在五四诗坛的那一天起,郭沫若就与众不同地
-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旧题。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西晋武帝末年,陆机和弟弟陆云离开江南家乡,北上洛阳以求取功名。不久
-
藉草于苍苍万玉中,觞咏乐甚。道官王默堕者在焉,且盟其两柏森立间构亭,为游目骋怀之所。翌日赋此,记一时之概耳。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欢乐处。忘尔汝。清谈况有神仙侣
-
中国古代的女性文学 同中国古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的普遍陈述一样,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女性扮演的角色很不明显,女性文学的相关章节过于单薄。事实当然并不如此。中国女性文学自涂山氏、有娀氏以来至少也有三
-
《梁鸿尚节》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原文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
-
唐宋八大家《曾巩·南齐书目录序》散文鉴赏 《南齐书》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①,合五十九篇,梁萧子显②撰。始,江淹③已为《十志》,沈约又为《齐纪》,而子显自表④武帝,别为此书。臣等因校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