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老子·第七十七章》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8 23:43:09阅读:33

【 原文】

天之道①,其犹张弓与②?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③,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④,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⑤,其不欲见贤⑥。

〔注释〕 ①天之道:自然界的规律。 ②张:《说文》:“张,施弓弦也。”古人用弓箭将弦加在弓上称为“张”。与:语气词。 ③人之道:社会中的规律。 ④孰:谁。 ⑤处:帛书乙本作“居”。居、处古通用。 ⑥见:当为“现”,指表现。

〔赏析〕 本章老子又一次以“天道”喻“人道”,认为“天道”无私大公,“人道”也应无私大公;但实际社会却相反,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于是老子提问:有谁肯将多余的拿出来奉献给天下?最终看来难以做到,老子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无为”的有道者,认为有道者才会将多余的拿出来奉献给天下。

这“抑高举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天之道”,照老子看来是一个自然普遍规律,如日初生则上升、日中天则下降,月初生则增益、月至圆则亏损,阳升极天则降、阴降极地则升;同样暑往寒来、昼夜交替也无不表现出这种均衡、统一。

由这种“天之道”推广到“人之道”,人世间也应“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然而,现实的社会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呈现极大的不公平。这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通过剥削手段,使侯王将相富而有余,人民百姓则不足而更损,乃至到“狎其所居”、“厌其所生”……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是这种状况的写照。

而这种状态的必然结果必定是爆发激烈的阶级冲突和社会动乱。于是老子出来警戒统治者,那就是既然“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人之道”就没有理由“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应“损有余而补不足”。在老子看来,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是百世不变之恒理,且同存于人之心目中。然而,只要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剥削手段导致的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就不会改变。这是由整个阶级社会的本质所决定。当然并不排斥社会中个别有产者能做到这点,如魏晋名士裴楷就能“损有余以补不足”(《晋书·裴秀列传》),以达到散物聚人的目的。

老子似乎又感到推行这种“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困难,于是还是老一套,提倡君主无为,试图以无为而达无私,以无私而达平均,这样有余者不得不抑而损,不足者不得不举而益。这一套,大概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会出现,以达到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黄洋界上炮声隆 - 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毛泽东转战南北,戎马倥偬,他的诗常常是在马背上吟成的,因而,毛泽东被称为“马背诗人”‍‌‍‍‌‍‌‍‍‍‌‍‍‌‍‍‍‌‍‍‌‍‍‍‌‍‍‍‍‌‍‌‍‌‍‌‍‍‌‍‍‍‍‍‍‍

  • 马啮盗髻文言文翻译 马啮盗髻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酊醉矣。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庸,吾尚可乘马返家。”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

  • 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全诗赏析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 汤礼春《逝去的端午节》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端午节虽不放假,却是除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最令人激动和快乐的节日。一年中母亲只给我们添两次新衣裳,一次是春节,一次就是端午节。这天我们姐妹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很臭美!大人们

  • 王充读书文言文拼音版

    王充读书文言文注音版《 王wáng充chōng读dú书shū 》 王wáng充chōng , 汉hàn之zhī博bó学xué者zhě也yě 。 少shào孤gū , 乡xiāng里lǐ称chēng孝x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词句注释⑴岸:指江岸边。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

  • 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四文言文翻译

    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四《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所编著的,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以下是资治通鉴·隋纪·隋纪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起阏逢困敦,尽强圉单阏,凡四年。高

  •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必修五专题《逍遥游》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必修五专题《逍遥游》   【复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文言词句积累。 

  • 文言文及翻译初中

    文言文及翻译初中   初中有很多的文言文需要我们认真的来翻译,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文言文及翻译初中,欢迎大家查看!  初一年级上册: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

  •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qí)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