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督护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丁督护歌
李白
【原文】
云阳[1]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2],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3]。
君看石芒砀[4],掩泪悲千古。
【注释】
[1]云阳:即今江苏丹阳。秦以后为曲阿,天宝初改丹阳,属江南道润州,是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区,有运河直达长江。
[2]吴牛喘月: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形容天气酷热。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吴牛:指江淮间的水牛。
[3]江浒:江边。
[4]芒砀:芒砀山,位于豫、皖、苏、鲁四省接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有“仙女峰”之称。
【赏析】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昨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咋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婉凄切。后人依其声制了《都护歌》曲。《唐书·乐志》也云:“《丁督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都是咏叹戎马生活的辛苦和思妇的怨叹。李白用旧题别创新意,但与旧题毫无牵涉,只取其声调之哀怨。
李白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作不如杜甫多,此首《丁督护歌》写纤夫之苦,却是很突出的篇章。此诗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是一首风格沉郁的现实主义诗篇。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突出描写纤夫拖船的痛苦,然后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揭示劳动人民的痛苦没有终结,不仅深化了前面的描写,而且扩展提高了诗的主题意义。诗中的描写和议论都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加修饰,没有夸张,言近旨远,意蕴深厚,与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别是一种风格。
全诗层层深人,处处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篇首以“云阳”二字预作伏笔,结尾以“石芒砀”点明劳役性质,把诗情推向极致,有点睛之奇效。通篇无雕琢痕迹,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写来自觉“落笔沉痛,含意深远”,实为“李诗之近杜者”。明胡应麟所撰《诗薮》云:“李杜才气格调,古体歌行,大概相埒。”言之成理。
-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百货春风百货花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一种春风一种情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九鼎春风九鼎花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所在功名所在天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旧文四篇》 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的一部研究论文集,系作者自己所编选。选入的论文共四篇, 即: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
-
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大鼠,出自《聊斋志异》卷十一的篇目。作者为蒲松龄。下面是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大鼠蒲松龄文言文翻译 大鼠原文 万历间[1],宫中有
-
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年十四,补诸生。顺治十一年,赐进土第一。康熙初元,坐罣误,谪銮仪卫经历,阅四年,事白,复原官。丁外艰,与两兄日居丧次,酌古礼行之。起复,补国史院修撰
-
作者近五十岁才出任封丘县尉这样的小官,而官场现状尤其令作者失望,因此强烈的感到不堪作吏,希望归隐。此诗心胸坦荡、肝胆照人,深具感人的力量。"> 《隋书·杨尚希传》原文及翻译
杨尚希,弘农人也。父承宾,商、直、淅三州刺史。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周太祖尝亲临释.奠.,尚希时年十八,令讲《孝经》,词旨可观。
-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 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分”,一作“忿”。生憎:犹言
-
文言文终军请缨阅读练习题 终军,宇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大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
-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 姜夔《淡黄柳》全诗赏析
空城晓月。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