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原文】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1]:“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2],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3],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吴人不许。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4],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吴人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榖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德虐之行,因以为常;死生因天地之刑,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是故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为之。
【注释】
[1]范蠡(lǐ):公元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2]溢:过度,过分。
[3]淫佚(yì):纵欲放荡。
[4]管籥(yuè):此处“籥”同“钥”,这里指国库的钥匙。
【译文】
越王勾践继承王位后的第三年就想攻打吴国。这个时候,范蠡进谏说:“治理国家,有三件事情需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国家将倾覆之时要设法转危为安;平时处理国家政事要节制得当。”越王勾践问:“要想做到以上这三件事情,我该怎么做呢?”范蠡回答道:“要想保持国家强盛就应顺从天道,要想使国家转危为安就应顺从人道,要想妥善地处理国家政事就应顺从地道。君王您没有问我这些,我就没敢多言。所谓顺从天道,就是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盛大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我夸耀功德。那圣人懂得顺从天时行事,这就叫守时。如果吴国顺应天时,就不要发动进攻;如果吴国没有人祸,就不要挑起事端。现在君王没有等到国家殷富,就要采取过分的举动;没有等到国势强盛,就骄傲起来;没有辛劳,就夸耀自己的功德;对方没有天灾,就想先去发动进攻;对方没有人祸,就开始想去挑起事端。这样做不但会违背天意,而且还会失掉人和。君王如果这样做,将会妨碍国家繁盛,损害君王自身安全。”越王勾践不听从范蠡的话。范蠡又接着进谏说:“好勇斗狠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攻战的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战争是解决事情的最后选择。使用兵谋去图取利益是违背道德的事情,喜欢使用不吉祥的器物,首先向别人挑起事端的人,最终反要被人所害。纵欲放荡之事向来都是上天所禁止的。首先挑起战争,决不会有好处的。”越王说:“不要再说这些惑乱视听动摇军心的话了,我已经拿定主意了!”越王果然出兵攻打吴国,在五湖之战中打了败仗,只好退守到会稽山上。
越王召见范蠡向他请教说:“我没有听从您的话,以致到了这个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范蠡答道:“君王难道忘了吗?保持强盛要顺从天道,转危为安要顺从人道,处理政事得当要顺从地道。”越王问:“要顺从人道,该如何去做呢?”范蠡回答说:“现在您应该用极谦卑的辞令,极恭敬的礼节,带上珍宝和女乐,去向吴王求和,并用高贵的名号推崇他。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只有再加上君王您亲自去做他的奴仆了。”越王说:“好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说:“越国愿意把士人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士人做女奴,大夫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大夫做女奴,并且把国家最贵重的宝物礼器都献上。”吴王不答应。文种回国汇报后又去求和,说:“越王愿意把国库的钥匙都交出来,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贵国掌管,而且自己亲自随同到贵国,听凭吴王管制。”吴国答应了。越王对范蠡说:“你替我看守国家吧。”范蠡回答说:“在国境以内,治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种。在国境以外,对付敌国加以抵制,以及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情,文种却也比不上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文种留守在越国,自己带着范蠡到吴国宫中给吴王做臣仆。
三年后,吴王遣送他们回国。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现在要妥善处理政事,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处理政事当应顺从地道。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完成自己的功能而不失时机。大地只有能使万物生长,能足以畜养飞禽走兽,然后才能安安稳稳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了。凡物不论好坏,大地都使之成长赖以养活人的生命。时令不到,不能勉强让它生长;事物不到转折点,也不能勉强成事。只有泰然自若顺乎自然去处理万事,才能及时准确地权衡天下大势。等待时机来临之时就认真加以匡正,再根据时机的适宜与否而再去做决定。君王应和百姓共同从事耕织,消除百姓的祸害,以防止上天降下灾殃。还要开辟荒地耕种粮食,用以充实仓库,使百姓富足。不要让民众旷时废业,以致成为祸乱的阶梯。天时或许将会有反复,所以事情将会有间隙可乘,只有懂得天地的常道,才能取得天下既成的利益。如果攻伐吴国的事情一时还没有间隙可乘,天时还没有转化的迹象,那么君王就应专心安抚和教育民众,等待报复的时机。”
越王说:“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你就好好谋划吧!”范蠡答道:“在国境以内,那些治理百姓的事,诸如怎样限制春、夏、秋三季的游乐活动,怎样不扰乱农事,如何不违反天时,使五谷丰登,让百姓的人口繁衍增加,使君臣上下都能施展才华和睦相处,这些事情我比不上文种。对于国境以外之事,诸如对付敌国的办法,决断战略大事,顺应阴阳的变化和天地的常道,做到柔顺而不屈服,坚强而不僵硬,奖赏和惩罚制度的严明施行,都以天地为常法;生死的掌握以天地的征兆为准则,这就要求上天顺应民众的意志,而圣人也顺应上天的意志。人怎么行动,天地就显示怎样的征兆,因为圣人根据天地的征兆去完成大事,所以能战胜敌人而不给他报复的机会,夺取敌人的土地而不让他夺回,使军队在国外取得胜利,而使国内滋生福运,虽然用力很少,却能使名声卓著,而能做到以上这些事情,文种却也不如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大夫文种治理内政。
-
张陈的解释?张陈的典故与出处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张耳、陈余为秦末汉初人,两人
-
高中文言文阅读测试题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
-
秋兴八首·其三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
-
作者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作者先从视觉上用实笔勾画了东马塍碧草如茵、沟塍纵横、繁花闹春的迷人风光;接着,又用虚笔把人事安置于芳香浓郁的水彩画里,使诗不只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调
-
这是一首咏物诗。一般说来,咏物诗当然离不开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但如果只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往往会滞于形相而缺乏神采。">
-
作者: 龚协 【本书体例】 "> 描写秋天的唐诗宋词精选|描写秋天的经典唐诗宋词
描写秋天的唐诗宋词 描写秋天的唐诗宋词有很多,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比较有名的描写秋季的唐诗宋词。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与兄言别,已累岁矣。关河辽阔,通问维艰。遐念昔游,曷胜怅惘。然患难之来,当以心制境[1],不当以境役心,处处体认[2],则顺境反不若逆境之受益矣!夫子不云乎:“陈蔡之间,甘之幸也[3]1《孟子》“发畎
-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游。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
-
武行德,并州榆次人,身长九尺余,材貌奇伟,家甚贫,常采樵鬻之自给。晋祖镇并门,暇日,从禽郊外,值行德负薪趋拱于道左,晋祖见其魁岸,又所负薪异常,令力士更举之,俱不能举,颇奇之,因留帐下。 晋天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