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申不害
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梏。
——申不害
简介
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年),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著称,是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
人物小记
申不害祖籍郑国的京邑,其父亲做过小官,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也做了郑国的赋税小吏。就在申不害18岁那年,韩国吞灭了郑国,申不害父子成了“旧国贼臣”,回家种地。父亲死后,他一把火烧了祖宅老屋,开始游学列国。在近二十年游学过程中,他广读博览,潜心研究君王统治的手段和策略,成为法家重“术”派的代表。
申不害名声越来越大,韩昭侯拜他为相。在治国方面,申不害善用术而不善用法。
一次,申不害向韩昭侯请求封自己的堂兄一个官职,韩昭候没有答应,申不害很不痛快,脸上随之表现出来。韩昭侯看出了他的心思,诚恳地对他说:“我之所以要向先生请教,就是为了治理好国家。现在我是听从你的请求而破坏你创设的法度呢,还是推行你的法度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经开导过我,要我按功劳大小来封赏用人,而今你却在法度外另有私求,我该听你的哪句话才对呢?”
申不害知道自己错了,便赶紧搬出自己的正式居室,另居别处,还向韩昭侯请罪说:“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贤明君主啊!”
主要思想
申不害的学术思想,明显地受到道家的影响。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与慎到有极相似之处,他们都遵循老子的大统一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申不害认为,自然运行是有规律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他认为宇宙间的本质是“静”,其运动规律是“常”。他要求对待一切事情应以“静”为原则,以“因”为方法,“因”指“因循”,“随顺”。“贵因”指“随事而定之”,“贵静”的表现就是“无为”。申不害把这些原则用于人事,构成他的社会哲学思想。“无为”主张的渊源即《老子》的“绝圣弃智”,申不害的“无为”,要求的是君主去除个人作为的“无为”,以便听取臣下的意见。
申不害思想的核心是重“术”,“术”成为贯穿其全部思想的一根红线。和李悝、商鞅、韩非等人相比,申不害重术而轻法,忽略了法与“法治”在封建政治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因为如此,郭沫若先生认为在前期法家中,申不害算不上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法家。在思想源流上,申不害远绍老子而近承黄老,是黄老思想学派在战国中期的分枝和变种。因此,司马迁说“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
文言文的背诵方法参考 问:文言文该怎么背诵? 答:先结合注释与老师课堂的.讲解(或看文言文详注之类的书,但要注意辨误)充分了解文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朗读、背诵与理
-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下面是指鹿为马文
-
浅析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良好能力,结合教学实
-
上片,以景入情,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开头两句点明“上翠微”的行踪,描绘“江涵秋影”与“雁初飞”的两幅画面。触景生情,便迅速推出“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
-
老虎是森林之王,有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狐狸之所以可以凭借老虎的威严让所有人的害怕,这也是因为老虎是森林之王,老虎有着庞大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可以在一瞬间就撕碎猎物,走在森林中的人都会特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翻译与解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01?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而杀之,孰
-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作品赏析【注释】: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
-
记棚民事 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
-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作品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