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知识的浅深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4:54阅读:965

知识的浅深

知识不足的人,无不自满,无不骄傲;知识丰富的人,无不虚心,无不谦让。高中毕业生,曾经学过本国文、外国语,曾经学过几何、三角、微积分……自以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他们中间的少数,成绩甚为优良,并且他们很信仰母校。以为别的高中及多数不甚著名的大学,万万不及它;因此,自尊自大,自骄自矜,一切都不在他们的心中目中。

知识浅深,可比米谷的虚实:穗未成熟的时候,无不竖立;等到有了米谷,穗即下垂。竖立是骄傲,下垂是谦让。人与知识也是这样:知识浅薄的时候,人无不昂颈;等到学问丰富了,反而低首下心。诗曰:

才力不高者,

时常卖本领。

根基坚固者,

焉肯弄骄逞。

欧洲古时有所谓“七贤”者。他们对于一切学问,无不研求,真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中一位,名字叫做费李赛底司今译费雷西底,希腊哲学家。(Pherecydes),在临终的时候,对他的挚友笪力斯今译台利斯,希腊哲学家。(Thales)说道:“我已经托朋友,在我落葬之后,将我写作的稿件统统交给你。其他诸贤,倘然见了满意,请你把它们刊好了。倘然他们不满意,请你把它们焚毁好了。我稿件中所说的,实在没有什么特别见解——连我自己都不能十分确定。我并没有发现真理,我不过打开了箱盖,望里面一瞥而已。不,不,我不见真理;我没有走近真理。”

由此可知,学问愈高者,愈能谦恭。有人问世界上自古至今最聪智的一位高僧道:“你所知道的是什么?”他答道:“我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浮浅者皆自以为是,皆自作聪明。

古语说得好:“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这句话用以形容学拳术者,但用以形容求知识者,亦似适合。

原载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三日《新中国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理解必考题型。一篇文言文,透过翻译,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呢?小编给你支支

  • 词不达意造句四则

    【词不达意解释】说话和写文章的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词:言词,词句。达:表达。 【词不达意造句】 ①老师说我的作文内容是好的,可是语言不通,词不达意。 ②我本来就不善于说话,到了今天

  • 徐俊国作品

    徐俊国作品启蒙:致悲伤的弹性前年的松果还没入土又一轮春天从眼眶中溢出。斑鸠一声比一声低沉那是对亡灵最好的启蒙。枝条之美,来自弧度, "> 《巨蛇偷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巨蛇偷蛋 【原文】 吴氏鸡蛋行中积蛋不知几亿万也,而月终盘计,必少数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见有蛇长数丈,身围如碗,高踞梁上,而下垂其头以吸蛋。相距尺许,蛋即自升而上。既

  •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 中考文言文字词归类

    中考文言文字词归类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 王世槙《御史梁皙次先生传》阅读答案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 鲁迅《论俗人应避雅人》散文全文

    论俗人应避雅人这是看了些杂志,偶然想到的。浊世少见“雅人”,少有“韵事”。但是,没有浊到彻底的时候,雅人却也并非全没有,不过因为“伤雅”的人们多,也累得他们“雅”不彻底了。道学先生是躬行“仁恕”的,但

  • 顾炎武《文章繁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章繁简 [清] 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

  • 曹操诗词|曹操的诗|曹操的诗词|曹操简介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