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孔墨》译文与赏析
孔墨
孔墨
【原文】
墨翟以兼爱无父之故,孟子辞而辟之,至比于禽兽,然一时之论。迨[1]于汉世,往往以配孔子。《列子》载惠盎见宋康王曰:“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2]。”邹阳上书于梁孝王曰:“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贾谊《过秦》云:“非有仲尼、墨翟之知[3]。”徐乐云:“非有孔、曾、墨子之贤。”是皆以孔、墨为一等,列、邹之书不足议,而谊亦如此。韩文公最为发明[4]孟子之学,以为功不在禹下者,正以辟杨、墨耳。而着《读墨子》一篇云:“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5]以治天下国家。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此又何也?魏郑公《南史·梁论》,亦有“抑扬孔、墨”之语。
【注释】
[1]迨:等到,达到。[2]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翘首以待,时刻准备贡献力量。[3]知:通“智”。智慧;才智
【译文】
由于墨翟提倡兼爱,不分父子亲疏厚薄,与儒家所提出的仁爱相悖的缘故,所以孟子拒绝与墨子的门徒来往,并且避而不见,甚至还把墨子比作禽兽。但是,这只是一时之论。到了汉代,人们往往把墨子和孔子等同看待。《列子》中记载惠盎拜见宋康王时说的一段话,说:“孔丘和墨翟,虽然没有国土却是国君,虽然没有官职却是官人,天下的男女老少,无不翘首以待,时刻准备着为他贡献自己的力量。”邹阳上书给梁孝王说:“鲁国听信季孙氏的谗言驱逐了孔子,宋国按照任子冉的计谋囚禁了墨子,即使孔子和墨子有着超群的辩才,却不能使自己免受谄谀之人的陷害。”贾谊的《过秦论》中说:“没有像孔丘、墨翟那样的智慧。”徐乐说:“没有孔子、曾子、墨子那样的贤德。”这些都是把孔丘、墨翟视为同一等级的人物,即使列子和邹阳的书不足以评议他们,但贾谊也是这样说的。韩愈最擅长研究孟子的学说,他认为孟子的功绩不在大禹之下,是因为他不赞同杨朱和墨子的主张。然而,韩愈在所着的《读墨子》一文中说:“儒家和墨家都称赞唐尧、虞舜,都指责夏桀、商纣,都主张修身正心以治国平天下。如果真有治理国家的那一天,孔子一定会用到墨子,墨子一定会用到孔子;如果双方不能相互重用,那就称不上是孔子和墨子。”这又是为什么呢?郑国公魏徵的《南史·粱论》中也有“抑扬孔、墨”的话。
【评析】
洪迈从史书中摘录诸多古人对孔子和墨子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一再强调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仁爱是等同重要。洪迈在文中写道,虽然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曾经相悖,但只是一时之论。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认为墨子与孔子是等同的。然后列举诸多孔墨相同之处,如孔子和墨子都得民心,虽都善于辩论,但曾经受过陷害驱逐,孔墨的智慧、贤德是他人不能相比的,思想上都是为了“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等等,由此可见,孔墨思想是等同重要的。洪迈在提出孔墨同等重要的这个观点,并没有局限于论述这两者思想上的区别,而是巧妙的列举诸多古人的评价进行论述,写法新颖,论据有力。
-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是一篇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兰亭
-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并序)余禁 "> 义赏文言文翻译
义赏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 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
赵威后问齐使文言文练习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邹忌讽
-
西溪文言文翻译 西溪古镇位于江苏省东台市,西溪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东台的西溪做过盐税官员。下面请欣赏小
-
《季布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
-
弟自幼闻海上采珊瑚[1]者,其先必深信此海当有珊瑚,则预沉铁网其下。凡若干年,以俟珊瑚新枝渐长过网,而后乃会集众尽力,举网过海,而珊瑚遂毕举也。 唐律诗一二[2],正犹是矣。凡遇一题,不论大小,其犹海
-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①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