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驼峰》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32:15阅读:458

作者: 宋生贵

王中才

一个旅人,牵着一峰高大的骆驼,向我的帐篷走来。旅人低垂着头,,张着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着,眼看要倒下了;骆驼仍昂着头,驮着沉重的行囊,从容不迫地跨着大步……

我急忙把旅人接进帐篷,递给他一杯清水。

我问他:为什么骆驼能经受住干渴的折磨?

旅人说:骆驼把水象血一样地珍存在它的驼峰里;而我们,却把血象水一样地煎熬掉。

散文诗《驼峰》有地点、人物、对话,宛若一小戏之格局。朴实自然,平易好懂。这个“小戏”中出场的,除“我”之外,另有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即,骆驼和它的主人。“旅人低垂着头,张着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着,眼看要倒下了;骆驼仍昂着头,驮着沉重的行囊,从容不迫地跨着大步……”这显示出的是力的对比。在这对比中,骆驼作为沙海中艰韧跋涉者的形象自然地突出了出来。力量和坚韧是令人信服的。诗人写下这对比中的形,本身即于不动神色之中表达了对骆驼——这沙漠之舟的礼赞。

不过,诗人的创作用心绝不是在对人与骆驼间的褒贬上,却是要表达他在那浩瀚荒野中所发现的一个道理。这道理是旅人和骆驼经过大漠中漫漫旅途跋涉而充分证明了的:“旅人说:骆驼把水象血一样地珍存在它的驼峰里;而我们,却把血象水一样地煎熬掉。”因此,“骆驼能经受住干渴的折磨”,而人却难能。道理就在其中。它告诉我们,要想经受住漫漫长路艰苦跋涉的考验,就必须要有丰厚的能量积蓄,要有高强度的可转化为力的潜势。骆驼凭靠它的驼峰显示着独特的优势,似乎是人难以比拟的。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毕竟可以从那高高耸起,象征着力量和韧性的驼峰上获得启示。

《驼峰》是一篇哲理性散文诗——若依小戏的格局看,恰也是一个小品,于对比间道出理趣。诗文着意说理,通常容易导致呆气和乏味。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做到情理意趣的自然贯通,让人于入情入境的濡染中而领受个中道理。《骀峰》是寓理于动态的形象之中的,因此,在感受到那一人一驼间的情形时,“理”即自然悟出。它的小戏般的格局的妙处也正在于此。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宋玉 【原文】: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欤?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

  • 《与朱元思书》鉴赏

    作者: 王立群 吴均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1)

  • 《谒金门·空相忆》赏析

      诗歌史上,真挚、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样,在感情的波澜里激起层层涟漪。这首词通过一纸昔日情人的旧书信,在词人的心中荡起了

  •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王沂孙《水龙吟》赏析

    水龙吟 【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

  •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

  • 驳复仇议

    驳复仇议 作者:柳宗元 臣伏见天后时(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2),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3),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4);且请“编之于令,

  • 盲人阿星戴了一副眼镜,为什么被人说成耍小聪明?

    脑筋急转弯题目:盲人阿星戴了一副眼镜,为什么被人说成耍小聪明? 脑筋急转弯解析:盲人戴上眼镜,是为了假装自己是明目的正常人,即为“假充明”,充当明目的正常人;“假充明

  •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

  • 精选喜迎2013年蛇年春节五字对联 爆竹欣祝福 银蛇喜迎春

    上联:银蛇盘玉兔 下联:喜鹊闹红梅 上联:爆竹欣祝福 下联:银蛇喜迎春 上联:喜迎新世纪 下联:欢庆银蛇年 上联:捷报书宏志 下联:春风乐银蛇 上联:春归蛇起舞 下联:福到鸟争鸣 上联:花柳春风绿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