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三个士兵》作品分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00:24:20阅读:41

美国“迷惘的一代”*文学运动先驱人物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小说。帕索斯根据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亲身经历写成这部长篇。1921年出版。

小说主要是描写三个应征入伍的美国青年——德恩·弗尤瑟利、克里斯菲尔德和安德路斯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店员出身的德恩·弗尤瑟利幻想在战争中升为伍长。可他反而染上了梅毒,在家乡爱恋的姑娘也嫁给了别人,又因故被降为在罚士兵。农业工人出身的克里斯菲尔德把对战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士兵身上,开冷枪把他打死。后来他当了逃兵。安德路斯憎恨战争和资本主义文明,他认为:“文明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一座虚伪的大塔。战争不是文明的毁灭,而是文明最完整、最全面的体现。”他对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一直寻找消灭战争的途径和办法,但又觉得革命是对个性的妨碍、威胁和毁灭。他这种个性毁灭感和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态度使他不可能找到消灭战争的途径。终于因开小差,被宪兵逮捕。他的未完成的乐章飘落进泥水,他的理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灭。

小说通过三个应征入伍的美国青年的悲剧命运,表现了青年一代强烈的厌战、反战和理想幻灭、迷惘绝望的思想情绪。小说在艺术上较为成功。生活画面较为广阔,广泛地描绘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表现出人的孤独感和绝望感,具有一种时代的真实性。三个人物形象的塑造,笔墨都较多,呈“群像”型。语言简炼流畅。

这部小说使帕索斯受到文艺界的广泛重视。1922年《浮华世界》杂志认为这部小说超过了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的《人间天堂》*,并称赞这都小说“或许是迄今年轻一代的创作中内容最丰富的作品”。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上一篇: 《拾贝》鉴赏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翻译:  

    • 《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

      天兴元年(1232)秋天,元好问在汴京任尚书都尚掾。这年三月,蒙古军围攻汴京,形势十分吃紧。四月,因为金哀宗派遣户部杨居仁乞和,蒙古军才撤离汴京,退到河洛一带,但仍然虎视眈眈,汴京随时都有被蒙古军攻陷

    • 吾乡吕徽之先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吾乡吕徽之先生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

    • 崔曙庭《隋书》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崔曙庭 《隋书》八十五卷,唐魏征等撰。关于《隋书》的作者,一般题魏征等撰,取其代表而已。这部官修史书,成于众手,而

    • 急风暴雨造句八则

      【急风暴雨解释】又大又猛烈的风雨。也比喻声势浩大,来势凶猛。急:猛烈急促。暴:突然而又猛烈。也作“疾风暴雨”。 【急风暴雨辨析】和“暴风骤雨”意义基本相同,往往可以通用。 【急风暴雨造句

    • 古文辞类纂《苏子瞻荀卿论》全文

      苏子瞻荀卿论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

    • 陆游《梨花》全诗赏析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导学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导学案设计   导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

    •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

    • 《旧唐书·田弘正传》“田弘正,本名兴”阅读答案及翻译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