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翻译与解读
五色令人目盲01,五音令人耳聋02,五味令人口爽03,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04;难得之货,令人行妨0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06。故去彼取此07。
今 译
五色使人惑视,五音使人惑听,五味伤败口味,纵情田猎使人狂荡,珍贵物品会败坏人的品德。因此,道家的至德之人只求腹饱,不贪物欲情色。
评 议
老子主张节俭、少私寡欲,主张为民“重积德”、立“玄德”。因此,他竭力反对穷奢极欲、败坏道德的行为。本章,老子有感于奴隶主贵族或权贵贪图享受、纵情放荡败坏道德的种种恶行,因此,他呼吁世人,要少私寡欲,不要贪图享乐,纵情放荡。老子在这里,是对贵族阶级追求淫乐和贪图享乐生活,提出的尖锐批判。
陈鼓应先生说:“今日都市文明的生活,芸芸众生,只求动物性的满足与发泄,灵性的断伤到了骇人的地步。我们可以普遍地看到人心狂荡的景象。读了老子的描述,令人感慨系之!”(《老子注译及评介》)老子的这番话语,的确是警世之言,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注释
01 五色:青、黄、赤、白、黑为五色。这里是泛指。故河上公曰:“贪淫好色。”目盲:谓失明。河上公曰:“伤精失明。”林希逸曰:“惑视也。”
02 五音:谓宫、商、角、徵、羽。耳聋:林希逸曰:“惑听也。”
03 五味:酸、甜、苦、辛、咸为五味。爽:伤。河上公曰:“爽,亡也。”王弼曰:“爽,差失也。”林希逸曰:“口爽,失正味也。”《广雅· 释诂三》曰:“爽,败也。”句谓:五味败坏口味。
04 驰骋:马奔驰。田猎:打猎。心发狂:谓恣肆放荡,心神不定。河上公曰:“精神散亡,故发狂也。”奚侗《老子集解》曰:“驰骋田猎,心与物竞,不能宁一,故至发狂。”
05 难得之货:指金、银、珠、玉等珍贵物品。妨:伤害。河上公曰:“妨,伤也。”令人行妨:河上公曰:“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林希逸曰:“行妨,谓妨害德行也。”奚侗《老子集解》曰:“贪货必至伤行。《仪礼·聘礼》曰:‘多货则伤于德’。”
06 圣人:指道家的大德之人。为腹不为目:谓只求素食饱腹,不追逐物欲情色。林希逸曰:“此五者,皆务外而失内。腹,内也;目,外也。”
07 彼:指“为目”。此:指“为腹”。林希逸曰:“老子诸章,结语多精绝。外务亦不特此五事,举其凡可以类推。”说得极是,老子此章仅举数端而言之,社会上所存之弊病甚多,并未一一枚举。
-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冶情冶思之所歌谣[1],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2]。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
-
刘基《卖柑者言》文言文及翻译 《卖柑者言》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t污,法
-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常见虚词解析及练习 1、而 词 词类 用法 意义 例句(出处) 而 连词 表并列 又,或不译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表承
-
文言文《陶潜集》练习题及答案 《陶潜集》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
-
作者: 张云清崔承枢李耘 【原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1),故园芜已平(2)。烦
-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也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每当这个时节,遥望夜空,银河两侧那一眨一眨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忍不住浮想联翩。虽然,两颗星星永远不会走到一起,但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总是让人们希
-
人有亡斧者 作者:吕不韦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
-
梦见槐花是什么意思梦见槐花,预示着最近的开销要增加,不过你也会有一笔临时的收入,建议你要做好预算。男人梦见槐花,暗示着你不仅自己发财,而且亲友也会从中得到好处女人梦见槐花,预示着你近期的钱财方面很平稳
-
礼记·曲礼文言文全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
-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吧! 周处文言文翻译解词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