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高宗肜日第十五》译文与赏析
高宗肜日第十五
高宗肜日第十五
【原文】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512],越有雊雉[513]。祖己[514]曰:“惟先格[515]王,正厥事[516]。”乃训于王。曰:“惟天监[517]下民,典厥义[518]。降年有永有不永[519],非天夭[520]民,民中绝命[521]。民有不若[522]德,不听[523]罪。天既孚[524]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525]?”“呜呼!王司敬民[526],罔非天胤[527],典祀无丰于昵[528]!”
【注释】
[512]高宗肜(róng)日:祖庚祭祀武丁的那一天。
[513]越:落下。雊(gòu):野鸡叫。雉:野鸡。因为商人是以鸟作为自己的图腾的,所以在这里雉就具有了神鸟的象征意味。
[514]祖己:人名,祖庚的贤臣。
[515]格:正。
[516]正:端正。事:政事,指祭祀的事。
[517]监:视,引申为考察。
[518]典:通腆,善,以为善。义:宜,指恰当地处理事情。
[519]永:长,指长寿。
[520]夭:夭折,指短寿。
[521]中绝:中途断绝。
[522]若:善。
[523]听:顺从,依从。
[524]孚:通“付”,交付,交给,给予。
[525]乃:人称代词。如台:疑问代词,如何,怎么办。
[526]王:泛指先王。司:嗣,嗣位。
[527]胤:后代,后辈。
[528]典祀:祭祀丰厚。昵:近亲。
【译文】
武丁祭祀成汤,有野鸡落到鼎耳上鸣叫。武丁认为不祥。臣子祖己于是安慰并委婉地劝告他放弃一些苛政,史官记述这件事,于是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话说,高宗在祭祀的第二天,又举行祭祀,这时有飞来的野鸡在鼎耳鸣叫。祖己说:“要首先端正王心,然后端正祭典。”于是训诫国王高宗。他说:“上天考察下民,主要看他是否遵循义理行事。上天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上天有意缩短人的生命,而是臣民自己行为不合义理招致中途绝命的。臣民中有些人有不好的品德,有不顺从天意的罪过,上天便惩罚他以端正他的德行,他却说:‘应该怎么办啊?’”“啊!王呀,你要恭敬地对待上天赐予你的臣民,你们都是天的后嗣。王在祭祀的时候,自己先王父庙中的祭品不要过于丰盛。”
【解析】
该篇的主旨历来多有争议。其一认为,该篇为武丁某日祭祀成汤后所作。其一认为,该篇为祖庚追忆武丁某日祭祀成汤所作。《史记殷本纪》说:“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从其文、字顺的行文风格看,《高宗肜日》显然经过了后人的加工。因此导致了后世的产生许多歧义。本篇篇名取篇首四字,并没有总括全篇思想。祖己告诫殷王要“敬民”,提出“德”、“义”等范畴,虽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属于那个时代,但写进《尚书》后,它们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
【原题】:予顷时有一联云太饱伤清气微寒最好诗葛天民极爱之偶再续成
-
林升·题临安邸林升字梦屏。大约生活在宋孝宗时代,擅长诗文。《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错误翻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
-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品赏析【注解】: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韵译】: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遇人不
-
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赠汪伦 作者:李白年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
-
·梦见与表兄弟亲密相处——家庭关系很好。没有纠纷,也没有病痛。父慈子孝,一家乐融融。·梦见邻人出现——有火难之灾。火灾固然要小心,也要注意开水、火柴等烫伤。但所梦见的如果是隔壁的邻居,就不会有危险
-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1]。 春雨断桥人不渡[2],小舟撑出柳阴来。 [作者简介] 徐俯(1075—1141), ">
-
王夫之共写《正落花诗》十首,《补落花诗》九首,这两组诗都是借咏落花以抒亡国之痛。这里选析的这首诗乃是追怀南明政权的败亡并隐喻其覆灭的原因。"> 《逍遥游》的主题思想
《逍遥游》的主题思想 导语:《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下面是这篇文言文的赏析,欢迎参考! 逍遥游(节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