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6 21:27:53阅读:926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五大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错误翻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确翻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

  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要想到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错误翻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确翻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

  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

  “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检验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错误翻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确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

  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高中常用的虚词。《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错误翻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确翻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

  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大多数同学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应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

  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

  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错误翻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确翻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

  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

  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rd

  • 新解诸葛亮:陷害同僚 钳制皇帝的伪君子

    葛亮安心辅佐刘禅,回成都后主掌蜀汉大权。自他上台后排挤李严,安插亲信,独掌朝纲。他开府理事,大小事物“咸决于亮”,俨然就是一个“假皇上”。最露骨《出师表》应是最好的证明。诸

  • 初中文言文阅读模拟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模拟题   楚人学舟(8分)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③大险,乃

  • 《惠子相梁》《涸辙之鲋》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

  • “萧惠基,兰陵人也。祖源之,宋前将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萧惠基,兰陵人也。祖源之,宋前将军。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 惠基幼以外戚见江夏王义恭,叹其详审,以女结婚。解褐著作佐郎,征北行参军。出为湘东内史。除奉车都尉,抚军车骑主簿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鹊桥仙 作者:秦观年代: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 约法三章|约法三章的意思|故事|典故|约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谁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汉语文字】约法三章 【汉语拼音】yuēfǎsān

  •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全诗赏析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

  • 爱憎分明造句两则

    【解释】形容对人或事物的喜爱与厌恶,界限十分清楚。憎:恨,厌恶。分明:清楚,明白。 【造句】 ①看了《西游记》,我觉得孙悟空是个爱憎分明的英雄,唐僧却敌我不分。 ②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而且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