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曾国藩《冰鉴·八·容以七尺,貌合两仪》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21:08阅读:527

八 容以七尺,貌合两仪

【原文】

容(1)以六尺为期,貌合(2)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额相称(3),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容贵“整(4)”,“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5)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直藏蛋,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6),不拜相即鼎甲矣。

【注释】

(1)容:指人的身材。

(2)合:符合。

(3)相顾相称:人体各部位相互照应匹配,均匀协调。

(4)整:指匀称,均衡。

(5)豕(shǐ):猪。

(6)妙神:指总体风度,气质上佳,超凡脱俗。

【译文】

凡是观人形貌姿容以六尺躯体为限度,看面貌则以两只眼睛来评断。人的胸腹手足,都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相互关联,都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的耳目口鼻,都和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相互贯通,也具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相互照应、匹配,彼此对称、协调,那么就会为人带来福分,而如果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使相貌显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其命运就不值一提了。

人的姿容可贵之处就在于“整”,这个“整”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而是要组成人体的各部分均衡、匀称,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就身材而言,个子不要矮得像一头蹲着的猪;个子高也可以,但绝不能像一棵孤单耸立的茅草。从体形来看,体态不可以胖得像一头贪吃而体态臃肿的熊;但也不能瘦得如同一只单薄的寒鸦。这些就是本节所说的“整”。再从身体各部位来看,背部要浑圆而厚实,腹部要突出而平坦,手要温润柔软,手掌则要弯曲如弓,脚背要丰厚饱满,脚心不宜太平,弯到能藏下鸡蛋为佳,这也是所谓的“整”。五短身材虽看似不甚了了,却大多地位高贵,两腿长得过分的长往往命运不佳。一个人走路来好似负重前行,那么此人必定有高官之运,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两眼左顾右盼且目光闪烁不定者,必是贪财好利之徒。这些都是常见格局,屡试不爽,鲜有例外。如两手长于上身(最好超过膝盖),上身比下身长,再有着一副上佳之骨,那么一定会有公侯之封。再如皮肤细腻柔润,似绫罗布满全身。胸部骨骼又隐而不现,文秀别致,再有一副奇佳的神态的话,日后不入相就是入鼎甲之列。

【解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的相貌、性格千差万别。然而“容”“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容”指的是人的人体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态,一是指:身体的静态表现,二是指:身体的动态表现,如言谈举止。静态表现可以发现人的外在美;动态表现可以发现人的心的素养和品质。“貌”是容的一部分,一是构成貌的各个部分,如:眼、耳、鼻、口、眉都属于静态。二是动态的貌,它构成了人的情态。

典例阐幽

以貌取人,错失良才

孔子曾说:“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此话告诫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否则后悔晚矣!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36岁。刘备悲痛万分,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厚葬于落凤坡。

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明主,却也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东吴大都督周瑜死后,鲁肃曾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相见之后却心有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象古怪,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有什么大才。但是鲁肃提醒孙权说:“庞统在赤壁大战中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想以其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鲁肃见事已至此,于是就做了个顺水人情,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求贤若渴的刘皇叔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只让他做了个小小的耒阳县令,腹有旷世之才的庞统只因相貌不佳,竟然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庞统在任耒阳县令任期间不理政务,治绩不佳,被免官。吴将鲁肃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信中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诸葛亮也跟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两人纵论上下古今,刘备对他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此后,刘备倚重庞统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进入西川前,蜀地归刘璋管辖。刘璋是个无能懦弱的人,不能任用贤能,再加上边境有张鲁时时地侵犯,西川迟早要被人吞并,因此手下的人才各有各的打算,张松借去许昌向曹操求援的机会,暗藏一幅西川军事地图,如果曹操看得起他,他就把地图拱手相送,那时曹操统一了北方,实际上还可以轻易地攻取西川,那样刘备就没有了根据地,历史兴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是曹操偏偏就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结果丧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张松是西川出了名的人物,但是长得丑,尖头,暴额,牙齿也露出来了。张松为了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受命出使曹营,联络曹操来治理蜀中,自己也将有大展宏图的机会。张松带了随从、礼品很快到了许都。此时的曹操,刚评定了西凉马超的叛乱,准备进攻汉中。曹操这时正志得意满,见张松相貌丑陋,语言中又有顶撞,遂将张松乱棍赶走;张松一怒之下,扬长而去。刘备和诸葛亮得知张松出川后,便派了探子前去打听。张松受了曹操的气,加上在刘璋处夸下海口,无法交差,于是决定另投他人,想去探探刘备君臣的虚实。张松的境遇很快被刘备得知,先差赵云到襄阳迎候;又嘱关羽在秦楚古道湖北荆门境内的大营盛情款待,并医治好了张松的顽疾。跟着,刘备又举行隆重仪式,亲率文武官员出城相迎。刘备对张松礼敬有加,但是不谈国事,即使张松向诸葛亮和庞统问及,也被刘备用闲话岔开。连续三天这样,反而令张松不解。三天后,在十里长亭,刘备为张松饯行。这时的刘备终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张松能够为自己效力。张松这才明白刘备是自己值得投奔的明主。于是把西川军事地图双手奉上,说明利弊,劝说刘备谋夺西川。

孙权、曹操乃一代雄主,求贤如渴,任贤唯能,却都在阴沟了翻了船。要真正识别人才,就需要对此人进行全面的考察,看其是徒有虚名,还是有真才实学。要有相当的胸襟和气魄。如果不发挥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而是单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人才的能力,进而加以取舍,那么必将空留遗恨。

容貌不恭敬,灾祸此中生

以容止观人,由来已久,《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尧依据人的容貌设官授职。”《孝经》里有“容貌举止可以观瞻,进退有据,可为法度”的记载。《礼记·曲礼》说:“步履要稳重,手势要恭敬,目光要端庄,口气要和蔼,声音要恬静,头颈要端直,气色要肃穆;态度要端庄”。《汉书·五行志》里记载的因容貌不恭敬而获罪取咎的事例达十几条,其中关于举止的有三条;《汉书·五行志》的叙述虽然很拘泥琐碎,但也是为后人为人处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鉴戒。

《春秋左氏传》记载:桓公十三年,楚国的大将屈瑕讨伐罗国,斗伯比为屈瑕送行,回来时斗伯比告诉他的车夫说:“屈瑕这次一定要失败,举止高傲,心思不定啊!”于是马上晋见楚国国君,告诉自己对于屈瑕的看法。楚国国君马上派人追回屈瑕,最终是来不及了。屈瑕率军攻打罗国,路上不加防备。到了罗国,罗国人严阵以待,予以抵抗,屈瑕大败,自杀而死。

僖公十一年,周朝派遣内史过向晋惠公颁赐诏命,晋惠公接受玉器时显得很懒散。完成使命后,内史过告诉周王说:“晋国国君大概要断子绝孙了!国王您颁赐诏命于他,而他接受玉器时却显得很懒散,这已是自暴自弃了,怎么能有继承之君?”礼仪是国家政治的重要事务;恭敬是安身立命的重要途径;如果为人不恭敬,就会礼仪行不通,礼仪行不通,就会君臣上下混乱不堪,这样一来,国家如何能长盛不衰?僖公二十一年,晋惠公死去,晋怀公继位为君,而晋国人杀死晋怀公,另立晋文公为君。

成公十三年,晋国国君派卸铸去鲁国请求军事支援,而卸铸在处理与鲁国的事务时很不恭敬,孟献子便说:“国家难道要亡了吗?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要事,恭敬是安身立命的基础。卸铸为人处世不得要领,安身立命没有基础!而且卸铸是先朝国君留下的辅弼大臣,接受命令出使鲁国,请求军事援助,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然而卸铸却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怎么能不灭身亡家?”成公十七年,卸氏家族灭亡。成公十三年,各诸侯国国君朝觐周王,跟随刘康公讨伐秦国。成肃公在社稷坛接受服肉,态度很不恭敬,刘子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人居天地之间,受命而生,这是上天的意志,也是命运的安排。所以言语行动、举手投足要讲究礼仪、注意威严,这样才能顺应天命。贤能的人因此而获得上天的赐福,而不贤能的人因此而获罪罹祸,所以君子要经常熟习礼仪,小人只有出力卖命;熟习礼仪的关键要常存恭敬之心,出力劳作的关键是要悖谨笃诚;恭敬的目的在于供养神灵,而笃诚的目的在于保守家业。国家的重要军国大事有两件,一是祭祀,二是征伐。祭祀时有执脂之事,征伐时有受服之事,这都是供养神灵的大礼仪。但是,成肃公接受服肉时大为不恭,这不是反其道而行吗?”当年五月,成肃公死去。

成公十四年,卫定公招待苦成叔,宁惠子任相职。宴席上,苦成叔态度倨傲不礼,宁惠子说:“苦成叔家要败亡了!古时候,宴请别人是为展示威严礼仪,免灾去祸,所以《诗经》有这样的诗句:‘犀牛角杯也陈列,美酒那样的温和,既不求取,也不倨傲,只是祈求万福来临。’现在苦成叔态度倨傲不礼,这是招致祸患的事啊!”过了三年,苦成叔家族便败亡了。

成公十六年,晋国国君在周朝都城大会诸侯,单襄公看到晋厉公高视阔步,目中无人,就告诉鲁国国君说:“晋国恐怕将有大乱出现。”

襄公七年,卫国的孙文子出使鲁国,鲁国国君登上坛台,孙文子也跟着登上,叔孙穆子担任相职,看到这种情况就走上前去说道:“在各国诸侯会集的时候,我国国君从来都是走在卫国国君前面,今您却和我国国君并行而登,尽管我国国君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您难道能心安理得吗?”孙文子一句话也没有说,但也没有承认错误、请求原谅的意思。叔孙穆子便说:“孙文子一定会败亡!身为臣子,却冒行君礼,知道犯错而毫无改过从善之意,这是家败人亡的事啊。”襄公十四年,孙文子因驱逐卫国国君而自己最终叛逃外国。

襄公二十八年,蔡景侯从晋国回国,途经郑国时,郑国国君宴请蔡景侯,蔡景侯态度不恭。子产说:“蔡国国君肯定逃脱不了祸患!他犯的错误太大了。以前国君派子展前往东门犒劳军队而子展态度倨傲不恭,我说过:‘要更换这个人!’现在蔡国国君接受宴请而怠慢不敬!蔡国是个小国,对待大国怠慢不敬,自以为是,必将难逃死祸!如果蔡国国君出现祸患,肯定是由他的儿子引起,荒淫奢侈,不守父道,这样的人肯定子孙会出现祸患!”襄公三十年,蔡景侯便被他的太子般杀死。襄公三十一年,卫国的北宫文子出使楚国,见到楚国令尹围的仪仗规模很大,逾越了规矩,回来后对卫国国君说:“楚国的令尹派头很大,好似国君一般!他恐怕会有别的想法,虽然能实现他的愿望,但最终不会有好的结果!”卫国国君说:“你怎么能知道呢?”北宫文子回答说:“《诗经》里有这样的诗,‘恭敬谨慎,注意威仪,是百姓取法的准则’,现在楚国令尹没有威仪,百姓也就没有取法的准则了,无法给百姓提供取法准则的人,在上位治理天下,是不会有善终的!”

襄公三十一年,鲁国国君死去,季武子等人准备立公子稠为国君,而穆叔反对说:“这个人啊,居丧时根本没有哀痛的表情,悲痛的时候却面呈欢欣快乐,这就是没有规矩尺度,没有规矩尺度的人,很少有不招惹祸患的,如果立他为鲁国国君,季家肯定会有麻烦!”季武子不听穆叔的劝阻,终于立公子稠为国君。举行丧礼时,三次更换丧服,不守丧葬之礼,这就是鲁昭公。鲁昭公立后二十五年,听从臣下建议攻打季家,结果兵败出奔,死在外国。

昭公十一年的夏天,周单子在戚这个地方集会,周单子视线低下,言语迟缓,晋国的叔向据此认为“周单子一定会死难临头!”

昭公二十一年三月,安葬蔡平公,蔡太子朱失去君位,地位很卑下。鲁国参加送葬的官员回来后告诉鲁国的昭子,昭子感叹说:“蔡国要亡了,蔡国要亡了!如果蔡国不灭亡,这样的国君,也不会有善终!《诗经》说:‘君主对政事不懈怠,百姓才能休养生息!’现在蔡国国君刚刚继位,而原来的太子就贬黜卑位,这将怎么办!”十月,蔡国国君出奔楚国。

定公十五年,邾国国君邾隐公来朝见鲁国国君,邾隐公高高地捧着玉器礼物,仰望着鲁国国君,而鲁国国君接受玉器礼物时漫不经心地俯视着邾隐公。子贡看到了这个场面,说道:“按照礼仪规则来看,两国国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所谓礼仪,是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大事,在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之中体现出礼仪的精神。朝觐、祭祀、丧葬和征伐是礼仪中的大事。现在两国国君在春天朝觐时都不守礼仪法度,守礼遵仪之心已经丧失了!朝觐时嘉礼都这样不守规矩,如何能长久?仰望鲁国国君是骄妄,俯视邾隐公也是非礼之举!骄妄近乎叛乱,隆替近乎损身。君主是国家的首脑,国家要亡了!”

命之不惜,何足惧哉

姬光弑君夺位,利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

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奔在外,招纳敢死之士,结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为父报仇。吴王深知庆忌此人健步如飞、快马莫及、勇猛非常,万人莫敌,今闻有此企图,深以为忧,想派人去行刺,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伍子胥便给他寻来了一位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不觉大失所望,很不高兴地问:“你就是伍大夫力荐的勇士要离吗?”要离回答说:“臣细小无力,当风则伏,背风则倒,何勇之有!但是如果大王有所差遣的话,必定尽我所能!”阖闾听了更不高兴了,伍子胥深知其意,便说:“好马不再高大,只要能负重跑得远就是良马。要离虽形貌丑陋,却非常机警能干,一定会顺利地完成王命!”

阖闾见伍子胥力荐,便邀请要离到后宫去密谈,要离便问:“大王心中所患,要差遣小人的是不是庆忌的事呢?我能够刺杀他!”阖闾笑着说:“庆忌是个了不起的人,他走逾奔马,矫健如神,万夫莫当,恐怕你刺杀不了他。”要离说:“善杀人者,在智不在力,臣只要能接近庆忌,就可以把他杀了!”阖闾说:“庆忌是个聪明人怎么肯轻易接近外人呢?”要离满怀信心地说:“我有办法要他接近我,非让他相信我不可。他现在正在招收亡命之徒,图谋不轨,我正可诈称罪臣,投奔于他。大王请斩我的右手,杀我的家人,这样,庆忌岂有不相信之理?”阖闾蹙眉说:“你本无罪,怎可下此毒手?”要离激昂地说:“臣闻安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的,不能说是忠;贪恋家室,忘君之忧者,不是义士所为。我能全忠全义,就是毁了全家,亦是甘心的!”伍子胥也在一旁说:“要离能为国忘家,真是忠烈之士,若在成功之日,追讨他的功勋,旌表他的妻子,使其扬名后世,这是一举两得的义举啊!”于是,阖闾才答应这样做。

次日,伍子胥偕要离入朝,力荐要离为将军,率兵进攻楚国。阖闾闻奏,怒斥伍子胥说:“看要离身矮力微,杀鸡无胆,骑马无威,怎能做将军,真是胡说八道,岂有此理!”要离跟着启奏说:“大王可谓忘恩负义至极了,伍子胥为大王安定了江山,大王却不替伍大夫报楚王之仇。”阖闾拍案而起,说:“这是国家大事,非你所知的,居然还当面责辱寡人?”立即下令把要离的右臂砍了,押入监狱,并拘捕了他的妻子。伍子胥叹息而出,群臣莫名其妙。过了几天,伍子胥暗中让狱官放松对要离的监视,要离趁机越狱跑了,阖闾下令把要离的妻子斩首,弃市示众。

要离跑出吴境,一路上逢人诉冤,访得庆忌在卫国,便跑到卫国去求见。庆忌怀疑他诡诈,不肯收容,要离便把衣服脱下来,庆忌见他已被斩了右臂,方才相信,便问:“阖闾既然砍了你的手把你变成残废,究竟你来见我有什么意思?”要离说:“臣闻阖闾弑公子的父亲,现在公子联结诸侯,想复仇雪恨,所以特来投靠,虽不能冲锋陷阵,但做向导还是可以的,我对五国的山川形势相当熟悉。只要公子报了仇,我亦雪了杀妻之恨,就心满意足了。”庆忌犹未深信,刚巧有个心腹来报说,要离的妻子已被阖闾斩首示众。要离一听,大哭起来,咬牙切齿地遥指阖闾大骂。这样,庆忌方才深信不疑。

庆忌说:“阖闾目前用伍子胥和伯噽为谋士,练兵选将,国内大治,我兵微将寡,又怎可以和他抗衡,泄胸中怨气呢!”要离说:“伯噽乃无谋之辈,不足为虑;只有一个伍子胥还算个人才,智勇皆备,但今亦与阖闾有隙。”庆忌说:“怎解?”要离说:“所以公子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伍子胥之所以尽力帮助阖闾,目的是借兵伐楚,报其父兄之仇,但现在楚平王已死,仇家费无极亦死,阖闾安于王位,天天只顾酒色,不想替伍子胥复仇了。就以眼下的事来说,伍子胥力荐我率兵伐楚,阖闾便当面指责他,还杀鸡儆猴,加罪于我,伍子胥怨恨阖闾已久了。老实说,我这次能越狱逃跑,亦是伍子胥运动狱官。他曾嘱咐过我:你此去先见公子,察看如何动静,若肯为我伍子胥报仇,愿为内应,以赎过去杀君之罪。公子不乘此时发兵入吴,更待何时?怕再无报仇的日子了。”说完大哭,猛在地上磕头。庆忌劝住他说:“好,好!我听你的,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起兵”庆忌把要离带回住处艾城。作为心腹,委任他训练军士,修制兵船。

三个月过去了,庆忌在要离的怂恿下,大举义旗,出兵两路,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地杀往吴国。要离对庆忌说:“公子您应该亲自坐在战舰的船头,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又便于指挥船队前进。”庆忌听从了要离的建议,亲自在船头坐定,要离手执短矛在一旁侍立。大军浩浩荡荡向前进发,忽然江面刮来一阵强风,庆忌的战船被风刮的摇晃不定,庆忌也随着船体的摇晃而坐立不稳。要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着颠簸摇晃之势以短矛刺中庆忌,短矛透入心窝,穿其后背而出。身受重伤的庆忌此刻才醒悟要离断臂的真正目的。但是他不愧为天下第一勇士,他忍着剧痛,单手提着要离,把他的头投入水中,如此三次,然后又把淹得半死的要离横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大笑着对他说:“天下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竟然能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杀我。”庆忌身边的卫士冲上来要把要离碎尸万段,庆忌摆了摆手说:“这个人是天下少有的勇士,我们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杀死天下两个勇士呢!”庆忌伤势太重,渐觉不支,他深知自己不能支撑多久了,就对他左右的卫士说:“你们不要杀死要离,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说完,他把要离扔到甲板上,自己用手抽出刺穿身体的短矛,失血而死。

庆忌的卫士们遵照遗命并没有为难他。但是要离想自己从此就不能容于世,便举身投水自杀,却被庆忌手下的卫士们捞上来。左右的人劝他快回吴国领赏。要离却说:“我受吴王礼遇之恩,为了刺杀庆忌,我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甚至连妻子的性命都搭上了,难道我还会在乎什么钱财和爵位吗?你们可以把我的尸体送到吴国,吴王一定会重赏你们的。”说完,他猛地从卫士手中夺得佩剑,自刎而死。

胆大心细,布兵退敌

王越,字世昌,身材高大,多力善射,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谋略家。明朝景泰二年中进士,据说在殿试的时候,忽然刮起一阵旋风,他的答卷被大风卷走了,眼看那么多年的付出将付之东流,他居然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又写好了一份答卷。其人之才华可见一斑。

王越中进士后,开始到陕西出任地方御史。到天顺初年,才当上山东按察使。天顺七年,大同提督军务空缺,经人推荐,王越接替了这一职位,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北元由战略进攻转变成战略防御。本来属于二线防御基地的大同、宣府、延绥一带成了抵御北元入侵的最前线,经常遭到北元的骚扰和攻击,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王越到任之后立即修缮武器甲胄,训练士兵,修理堡寨,鼓励农业和商业,把大同防御区又重新建立了起来。

成化三年,明朝发动了对北元的征讨,王越成为此次远征的赞理军务,他与保国公朱永率领一千士兵巡视边防,突然遇到大批的敌人,双方力量悬殊,朱永料想会寡不敌众,想要逃走。王越立即制止了他,排好了阵势,稳住了阵脚。敌人见此情景,疑似有诈,不敢上前,两军一直就这样对峙到了傍晚。王越下令骑兵全部下马,口里衔着竹片,鱼贯前进,不得回头。他们从阵地上后撤了五十里,才回到城里,敌人却始终没有察觉。

第二天,朱永问其原因,王越对他解释说:“昨天如果我们马上撤退,敌人就会尾随追杀,敌众我寡,那样我们一个也别想活着回来。摆好阵势是显示我们胸有成竹,以迷惑敌人。我们一个一个都下马步行前进,是防止行军的响声惊动了敌人,所以我们才能安全的撤离,敌人却没有察觉。”朱永自叹不如。

无独有偶,赵云也是一位有智谋的将才。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宝人。身高八尺,容颜雄伟,先事公孙瓒,后归刘备,骁勇善战且有谋略。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五虎上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一战中击溃夏侯渊,曹兵大败,各自逃命。黄忠斩了曹操大将夏侯渊,提着头,到刘备那里献功。刘备大喜,设宴庆贺,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

忽见一小将前来禀报:“曹操要为夏侯渊报仇,亲率大军二十万,驻守在汉北山下。”刘备与众将商议到:“现在如果能夺取曹操的粮草,必定会挫伤他的锐气。”黄忠道:“老夫愿担当此任。”刘备说:“曹操非夏侯渊之辈,不可轻敌。你可以与子龙一起领兵前往,遇事可以商议。”

黄忠与赵云商量劫粮的计策,赵云说:“夺粮之事,非同小可,等我先去如何?”黄忠说:“我是主将,你是副将,为何你先去?”赵云说:“你我都为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们俩抓阄,谁抓着谁去。”黄忠同意了。结果黄忠抓到了先去。赵云说:“既然老将军先去,我就助你,我们约定时间,如果将军按时返回,我就按兵不动;如果将军过时还没返回,我就带兵前去迎接将军。”于是二人约定为午时返回。赵云回营对部将张翼说:“明日黄忠去曹营劫粮,若午时不归,我即前去相助。我营面临汉水,地势险要,你要谨慎守寨!”

当夜黄忠率领人马,偷渡汉水,直奔曹营而去,正当东方泛晓,看见曹操的粮草堆积成山,只有少量军士看守。黄忠令部下一起下马放火,突然曹操部下张郃率军赶来,将黄忠拦住,并围了起来。再说赵云在营中等到午时还未见黄忠返回,急忙上马,带着骑兵前去接应,一路上冲出曹军几次包围,杀至北山下,救出黄忠,及时杀回寨中。

曹操听说此事勃然大怒,命张郃、徐晃两员大将追赶。守营的张翼在寨门前迎接赵云黄忠入寨,望后面烟尘滚滚,知道是曹军追来,就命将士们关闭寨门,上城楼防卫。赵云上前阻止说:“休闭寨门!听我安排。”于是打开城门,停止擂鼓,收起战旗,然后在寨门外的壕沟里埋伏了弓箭手。赵云自己却不进营,单枪匹马,巍然立于大营门前。

张郃、徐晃率领兵马追到赵云营前,天色正黑,见营中寂静无声,只有赵云一人单枪匹马立于营前,顿时心生疑惑,怕营中有埋伏,不敢轻易入内。就在曹军踟蹰之时,赵云举枪一招,左右两边的壕沟中的弓弩手向曹军射去,曹军惊慌大乱,慌忙撤退,匆忙间相互踩踏,拥到汉水边,纷纷落水,死伤惨重。

赵云打败曹军,收缴军器无数。第二天刘备、孔明一同到赵云营中察看,军士们将赵云开门诱敌的事细述一遍。刘备极为赞赏地对孔明说:“子龙真乃一身是胆!”

外貌魁伟,心如蛇蝎

江充,本名齐,字次倩,西汉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因其妹长于弹琴和歌舞,嫁给了赵国的太子刘丹,后来江充向汉武帝诬告刘丹乱伦,赵太子被捕,江充因此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江充最初在赵王的手下做事,因为犯了罪,就逃离了赵国的领地,逃入长安,更名江充。江充外貌高大魁伟,内心却非常的狭窄。他一心想报复赵太子刘丹,就像汉武帝上书,说赵国的太子刘丹和自己的姐妹淫乱。汉武帝一向刚愎自用,见了江充所列举的罪状大怒,就把刘丹逮捕入狱,幸好赶上大赦,刘丹总算保住了小命,但封国的太子却当不成了。

于是,汉武帝就召见揭发刘丹罪行的江充,江充别出心裁地把自己打扮一番,穿上他自己设计的纱袍,围着燕尾式的裙裾,戴上插着羽毛的步摇冠,加之江充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汉武帝满心欢喜。他下诏说:“爱卿为人正直,就做绣衣使者吧,负责监督朝中的大臣和皇亲国戚。”

江充正直是假,事实上,他权利欲极强,从不甘于居人之下。然而,现在这个职位正好能够满足他的野心。于是,他仗着皇帝的威严,到处收集皇亲贵族的罪证。贵族的子弟犯了错,他就打发他们到军队中去与匈奴作战。贵族子弟哪里吃得了这种苦,就哀求他,用钱来赎罪,江充把这些钱上交国库,一共上千万。汉武帝知道后,叹道:“这个江充,还真是铁面无私!”

一次,江充随同皇帝去甘泉宫,正好赶上太子刘据派往宫中的使者乘着车子在宫道中飞驰,江充上前拦住车子,下令把车子充公。太子知道后,就派人向江充谢罪说:“我不是舍不得车子,只是不愿让皇上知道,认为我管教下人不严。”江充却拒绝说:“不行啊,我为皇上办事,怎么敢徇私?”于是,他就一字不落的向皇帝报告。汉武帝连连点头,表扬江充说:“做得好,大臣都应该这样!”

江充之所以敢和太子做对,并不是他正直无畏,而是另有想法。汉武帝晚年,得到了一位美女。武帝非常宠幸她,让她住在钩弋宫中,因此她被称为钩弋夫人。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了个儿子,叫刘弗陵。武帝爱屋及乌,对这个儿子很是喜欢,因此,众臣普遍认为武帝最终会废掉刘据,改立刘弗陵为太子。江充也是这么想的,搞掉了太子,将来新皇帝登基了,自己就是大功臣。可是。汉武帝一直没有这个举动,而且武帝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多病。江充开始担心起来,自己虽深得武帝的信任,但是在朝中积怨很深,大臣们因为惧怕武帝,才不敢对他怎么样。一旦武帝死后,太子当上了皇帝,还会有自己的好日子过吗?为此他寝食难安,常常梦见太子登基,自己被押赴刑场,他一身冷汗醒来,于是,开始酝酿一个阴险的计划。经过一番策划,他进了甘泉宫探视病中的武帝,并进谗言说:“皇上雄才大略,应该寿比南山,但疾病不愈,完全是巫蛊作祟,只有彻底铲除蛊患,皇上的病方能好转。”汉武帝一听巫蛊,就十分恐惧。他求生心切,竟然听信了这位宠臣的胡言乱语,并命其为司隶校尉,总治巫蛊。

于是,江充整日率领一帮爪牙到处掘地求偶人,还利用一些胡人巫师捕蛊,终于抓住一个夜里来祭祀的人,将其收捕入狱,用烧红了的铁钳灼其肌肤,强使诬服,并让他再诬他人为巫蛊。这样,一连十、十连百地牵连下去。这些人都被逮捕下狱,判了大逆不道的罪名,前后被杀了数万人。然而,江充的最终目的并不在此。他进而又向武帝说,宫中有蛊气,请求入宫验治。此时,武帝被他搞得已经怀疑左右皆为巫蛊在诅咒他,便当即同意了。

江充遂率人先从后宫失宠的嫔妃住处搜起,依次查到皇后、太子宫中。在太子宫中,他们声称掘出了“桐木人”。太子刘据,为武帝和卫皇后所生,七岁那年即被立为皇太子,深得武帝喜爱。武帝专门为他建了一座博望苑,让他交结宾客。这年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听说江充在自己宫中掘出“桐木人”,大为惶惧,感到难以向父皇自明,遂与少傅石德商议,当机立断,先下手逮捕了江充一伙人,并亲临斩了江充。他还恨恨地骂道:“赵虏!乱了赵国国王父子还不够,还要乱我父子!”并把那些胡巫也在上林苑中活活烧死。武帝本来就怀疑太子,又见太子带兵入宫杀掉江充,就命士兵围住太子,把他杀死。直到后来,武帝听了一位叫田千秋的大臣劝说,才明白过来上了小人的当,但是大错已经铸成,他只好下令把江充灭族,把他的帮凶统统处死。

江充以诬告起家,后来一直奉行这一做法,也尝到了甜头。朝臣虽然人人对他侧目,但是蒙在鼓里的武帝却认为他正直,不徇私。为了废掉太子,江充竟然用巫蛊术嫁祸太子,牵连数以万计的无辜之人,太子也因此被杀。武帝觉察后,将江充灭门夷族,终究是恶人终有恶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与程若韩书(清)方苞

    来示欲于志有所增[1],此未达于文之义法也[2]。昔王介甫志钱公辅母[3],以公辅登甲科为不足道,况琐琐者乎?此文乃用欧公法,若参以退之、介甫法,尚可损三之一;假而周秦人为之,则存者十二三耳。此中出入

  • 梦见约会

    梦见约会,暗示感情和生活状态正在变化。梦见自己的恋人约会,表示感情进展顺利。妻子梦见与丈夫约会,或者丈夫梦见与妻子约会,表示家庭生活和谐。已经结婚的人梦见和情人约会,或是和关系暧昧的异

  • 泛滥成灾造句八则

    【泛滥成灾解释】原指洪水溢出堤岸,造成灾害。比喻数量过多,成了祸害。 【泛滥成灾造句】 ①大雨连续下了10天,河水猛涨,泛滥成灾,大片农田被淹。 ②我们不能让这些毒害青少年的黄色录像带

  • 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

  • 《减字木兰花·留春不住》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之词,感叹春光逝去得太快,而且留它不住,故而怨它薄情。词中女子的心思很细腻,她的想法也很独特。春天过去,她就觉得“年光无味”了,如何破除怅惘之情?她想到,自己筝弦技艺还没有学成练就,一

  • “环滁皆山也”“余作醉翁亭于滁州”阅读答案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

  •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围,席

  • 梦见操场

    梦见操场是什么意思梦见操场,代表着你对学生时代,操场上那些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的怀念。还可能表示你近期工作压力太大,渴望放松。梦见自己一个人在操场上,没有和同学一起游戏,则暗示你现在有些孤独,没有让你无

  •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岑参《碛中作》全诗赏析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释 ⑴碛(qigrave;):沙漠。 ⑵走:骑。 ⑶辞:告别,离开。 ⑷两回

  •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满井游记 简介本篇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