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选自《左传》)
【注】
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下文的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解析:选D。D项和题干句都解释为在;A.对;B.比;C.与同。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
六下文言文翻译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
-
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人。父万,监察御史。幼有至性,事继母以孝闻。居父母忧,庐于墓次。既免丧,游长安。通《五经》,博览史籍,而文思赡逸。元和初,登进士第,为宰相韦贯之所重。时贯之以议
-
孩子都要学说话的。最初学些什么好呢? 好诗都是音韵和谐、字句铿锵的,是语言的精粹。 你是愿意孩子从小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样流转缠绵的句子,还是念“全面推
-
一个少妇的一句气话,如先知一般,精准地预测了一个王朝的命运。这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然而并非虚构。 此女名不见经传,只知道她姓虞,乃魏明帝曹睿的原配,生平事迹不详,唯独这句气话,被史家郑重地记
-
晚唐诗人亦不少,我只选讲了十七家,仅是走马看花。马戴的诗,严羽评为晚唐第一。杜荀鹤诗,宋人以为高古淳朴,贺黄公则斥之为粗鄙陋劣。曹邺诗罕有称道,而锺伯敬亟为赞赏。这些都是论晚唐诗可以研究的问题,本
-
赠别崔纯亮 孟郊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旁。 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始知君
-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作品赏析: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不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吗?然而,它的
-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
-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
-
左辅,字仲甫,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安徽南陵知县,调霍丘。勤政爱民,坐催科不力免官,嘉庆四年,复之,补合肥,复以缉私役为盐贩殴毙 狱坐夺 职。寻初彭龄为安徽巡抚,荐辅人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