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翻译与解读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01?是以圣人执左契02,不责于人03。有德司契04,无德司彻05。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01。
今 译
调和积怨,必然还会留下馀怨,怎么能成为善人呢?所以,圣人左手拿着契约,并不向欠债人索取。有德的人,就像手拿着契约的人,不向欠债人索取;无德的人,就像手拿有契约的人,只会向欠债人索取。
天没有偏私,经常救助善人。
评 议
本章是讲人生的处世哲学。老子劝导世人不要与人结怨,要积善成德,做个善人。老子坚信,善有善报。所以,他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高亨说:“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及政治论。”(《老子注译》)说本章是“人生论”,虽然有点抽象不够明确,还算说得靠谱;若说本章为“政治论”,则未免失于确切。
本章有三个问题,值得引起读者的注意。
其一,陈鼓应先生说,严灵峰说“报怨以德”四字,系六十三章之文,与上下文义不相合,应移至本章“安可以为善”句上。陈柱则认为“报怨以德”,应移至本章“和大怨,必有馀怒”两句上。笔者则认为,如果把“报怨以德”移至本章的话,也应移至“安可以为善”句下,意谓只有“以德报怨”,方能清除馀怒。至于能否把“报怨以德”句移至此章,应当别论。
其实,严灵峰、陈柱说应把“报怨以德”移至本章,也是受到奚侗对本章前三句解读的启迪。奚侗曰:“圣人长养万物,一切平等,无恩怨之观,报怨以德,不知其为怨也。若以为大怨而调和之,是此心已有怨之之见,而其迹终不可泯,不得谓之善也。”
其二,孔子曾拜老子为师,与老子是师生关系,此事,先秦古籍多有记载。孔子的学生听说老子有“以德报怨”的言论,于是就去问孔子。孔子却不以为然。据《论语· 宪问篇》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报答恩德呢?用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孔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怨恨。不过,据史籍记载,后来孔子又同意老子“报怨以德”的看法。对此可搁置不论。
其三,老子论道,主要分为天道、人道与自然之道(即宇宙本体)。老子认为天道比人道公正、公平。《老子》第七十七章曰:“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说得已经十分明确。老子所说的天道,即指天而言。老子相信天,即理念上的天。故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对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看法,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对老子此说提出质疑,实际上是批评。司马迁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唐代司马贞对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看法,也提出质疑。他说:“太史公惑于不轨而逸乐,公正而遇灾害,为天道之非而又是邪?深惑之也。盖天道玄远,聪听暂遗,或穷通数会,不由行事,所以行善未必福,行恶未必祸,故先达皆犹昧之也。”(《史记·索隐》)
老子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只能说明老子的美好愿望,实际上并不存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事。然而,老子相信天意的这两句名言,却对后代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注释
01 善:有三种训释:(一)谓“善”为好。河上公、奚侗、高亨皆主此说。河上公曰:“安可以和怨为善?”奚侗曰:“不得谓之善也。”(二)谓“善”为善人。吴澄主此说。(三)谓“善”为善道。林希逸主此说。
吴澄曰:“和,平之也。怨,有所愤恨于人。大怨,其怨至深。馀怨,其怨藏宿于中而不尽。为,如‘夫子为卫君乎’之‘为’,犹救助之也。善,善人也。怨者而相仇,必和而后解。两善人自无怨,而何待于和?两恶人有怨,而恶贯满盈而自相残,或一胜一负,或俱伤两败,旁人静观之可也。惟善人不幸与恶人有怨,善人平恕,虽无仇恶人之心,恶人忿狠,必有仇善人之事,恶人报怨则善人受害矣。故必有心救助善人者,必须和其怨,使之解仇释憾,意欲为善人也。然阻遏恶人报怨之心,使不得逞,中有藏宿不尽之怨,暂和于今,暴发于后,是今日之和怨不能已其他日之报怨也,而安可以为善人乎?”
林希逸曰:“恩怨两忘,方知至道。人有大怨于我,而必欲之和,虽无执怨之心,犹知怨之为怨,则此心亦未化矣。虽曰能与之和,此心未化,则馀怨尚在,安得谓之善道?”
三句:谓调和怨恨,必然会留存馀怨在心中,怎么能为善人呢?
02 契:契约,合同。《说文解字》曰:“契,大约也。” 左契,林希逸曰:“左契者,如今人合同文字也,一人得左,一人得右,故曰‘左契’。此契在我,则其物必可索。”
03 责:《说文解字》曰:“责,求也。”求者,索取之意。
林希逸曰:“圣人虽执左契,而不以索于人,忘而化之。”
奚侗曰:“盖古者取予市物,以左右契相合为信。圣人与而不取,故虽执左契,而无所求于人也。”
04 司:《广雅 · 释诂三》曰:“司,主也。”
林希逸曰:“有德者则司主此契,而无求索之心……有德司契者,善人也。”
05 彻:有四种训释:(一)治也。《诗经 · 崧高》“彻申伯土田”,毛传曰:“彻,治也。”(二)取也。《孟子· 公孙丑上》赵岐注曰“彻,取也。”(见奚侗《老子集解》)。(三)通也。苏辙曰:“彻,通也。”苏辙诠释此句曰:“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四)明也。林希逸曰:“彻,明也,犹今人言必与之讨分晓也。”按:训“彻”为取,最符合此句本意。
01 与:为,救助也。
林希逸曰:“天虽无私亲,而此等有德之人,天必佑之,故曰‘常与善人’。”
吴澄曰:“与,犹为也。圣人无心待物,不遏恶人之报怨,忍坐视善人之受害乎?曰天道无所私亲,常救助善人。圣人虽无心于为善人,而天常为之,必不令恶人得肆毒也。前言圣人不用刑而天杀恶人,此言圣人不和怨而天为善人。老子之道,无为自然,一付之天而已。然天之歼恶祐善,岂若人之有心哉?恶者必祸,善者必福,理之自然而然尔。”
-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注释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
-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也。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始事徐帅时溥,为列校,溥甚器之,后以勇略见忌。唐大顺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来降,即署为军校。知俊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太祖
-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德世衡,自处不疑。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
-
熊曼作品苹果园1一些果子在阴影里酣睡另外一些已经醒来在风中交头接耳这个下午,我的幸福感来源于窥见了这些小美女们出阁前的静好时光2一枚 "> 王羲之训练门生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王羲之训练门生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参见本书第9页“作者简介”。) 【注释】 "> 梦见收割稻谷好不好
稻谷收割,代表着一个人的丰收,一个家庭也会因此而感觉到特别的喜悦,但是另一方面,又会因为收割稻谷而感觉到自己的家庭格外的忙碌,所以收割稻谷这件事情其实是喜忧参半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在梦中如果梦见收割稻
-
宜黄县县学记 (宋)曾 巩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
-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
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客途今倦矣。漫赢得、一襟诗思。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迤逦。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一丘聊复尔。也孤负、幼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