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原文】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70]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71],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72],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
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73]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74]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75]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
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76]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77]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78]可知也。然非其材之颖然[79]迈于众人者不能也。官于南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80],为着作佐郎。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
【注释】
[70]辄:总是;就。
[71]解弛:脱落。
[72]陋:落后,贫困。
[73]安:平静,稳定。
[74]谙:熟悉。
[75]生疾:生病。
[76]薰蒸:熏陶。
[77]涤:洗,清除,涤荡。
[78]巨细:大小。
[79]颖然:卓越的样子。
[80]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桓帝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
【译文】
谈论世事的人说南越地处偏远,那里的风俗习惯与中原大不相同。所以派去做官的人都不打算长期在那里住着,总是还没动身,就已经扳着指头计算返回的日期了。他们又都嫌那里的官职太小,认为不值得认真去做。他们自己盘算的就是这样,所以到任后,全都动摇松懈,没有忧劳勤勉办事的心思。这种风气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若不是这样,为什么从南越同中原往来已经一千多年了,但是号称确能安抚那里百姓的官员,不过就几个人呢?过去南越同福建、四川一样,最初都是蛮夷之地。福建、四川都已经改变了,而南越唯独这么落后穷困,难道是那里的风俗改变不了吗?大概是因为官员没能尽到治理教化的责任吧!唉!这也是南越百姓的不幸啊。
到南越做官的人不知道从京师开封抵达南越,水上陆上的道路都能安全行走,不像福建的溪流、三峡一段的长江、四川的栈道会出什么意外。可见同样是到远方做官,那里不是唯独一个最好的吗?那里的风俗气候我很熟悉,同中原差别也不是很大。起居饮食不违反常规,也不会生什么病。如果违反常规,即使在中原难道就不生病吗?南越物产丰饶,水果有荔枝、龙眼、香蕉、柑橘、橄榄,花卉有素馨、山丹、含笑等种类,食品有海中的各种物品,陈年的酒醋,这些都在天下独一无二。百姓中打官司的很少,喜好嬉戏娱乐。官员只因没有长期供职的心思,因此就说这地方很难治理。如果他具备长期供职的意愿,还有什么做不了到的呢?
古人治理一县一乡,为官的道德、仁义、恩惠、慈爱还足以熏陶感染本地百姓,现在统辖范围大的官员独自掌管一州,怎么能轻视那官职而不认真去做事呢?如果他们能听从我的劝告去思索一番,人人都树立起长期供职的想法,又不把那官职看成低人一等,努力改变南越百姓的粗鄙习俗,使他们日益文明开化,从而超过福建、四川,使南越百姓没有不幸的感慨,这番事业一定能超过了一千多年来人们的治理水平,那么主事官员所得到的赞誉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不是才干远远超过众人的人是做不到的。在南方做官的人太多了,我所知道的才干远远超过众人又能够实践自己主张的人,只有李材叔。
李材叔早年与他的兄长李公翊同一年出仕做官,一起通过推荐出任县令,入秘书省担当着作佐郎。现在李材叔出任柳州知州,李公翊出任象州知州,都是同时任命,才干又相当。这样看来,二州相互促进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理,那施政的速度,治理的便利,是讲都讲不完的!这真是南越百姓的幸运啊!也是值得庆贺的!
【解析】
这篇赠序是曾巩在李材叔、李公翊兄弟赴任柳州、象州时所作的慰勉之词。本文一反传统世俗之见,批驳偏远之说,盛赞南越当地物产之美、民风之嘉,并高度赞颂到边远贫困之地任职的李材叔,指出,贫困落后,“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是重要原因所在,若官吏能在职谋政,“有久居之心,”就可以“其德义惠爱”,收“薰蒸渐泽”之效。这篇文章章法严谨,构思缜密,口吻亲切平易,句句含情。文中所言事理对于当时民族融合和国家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解析 【原文】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
-
送孙正之序送孙正之序 【原文】 时然而然[66],众人[67]也;己然而然[68],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69]己以从时[70]者,不以时胜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集锦赏析: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
-
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
-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
梦见大刀,得此梦,五行主金,乃是庚金之象征,事业中多有压力,与他人间纠葛颇多者,财运有反复之事,此乃不吉之兆,秋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见大刀,往东南求财,事业多被小人纠缠,往西北行走
-
畏影恶迹文言文翻译 畏影恶迹,是指世上没有鬼,猜疑过了头,就会疑神疑鬼,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小编为你整理了畏影恶迹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
百家姓库文言文 《百家姓厍》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厍姓系出厍狄氏所改。北周时有厍狄氏,后改为厍姓。据《后汉书》载,有金城太守厍均。据《后汉书·注》载:“羌
-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1],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2],万紫千红总是春[3]。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 ">
-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