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杂说(其四)
杂说(其四)
杂说(其四)
【原文】
世有伯乐[34],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35]辱于奴隶人[36]之手,骈死[37]于槽枥[38]之间,不以千里称[39]也。马之千里者,一食[40]或[41]尽粟一石[42]。食马者[4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44]不外见[45],且[46]欲与常马等[47]不可得,安[48]求其能千里也?策[49]之不以其道,食[50]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51]而临[52]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53]?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34]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35]祗:同“只”,只是。
[36]奴隶人:古代指仆役等人,这里也指马夫。
[37]骈(pián)死:并列而死。骈,并列。
[38]槽枥:马槽,马厩。
[39]称:称名,着称。
[40]一食:吃一顿。食,吃。
[41]或:有时。
[42]石(dàn):量词,十斗。
[43]食马者:喂养马的人。食,通“饲”。
[44]才美:出众的才华。
[45]见(xiàn):通“现”,显露。
[46]且:就是,就。
[47]等:等同。
[48]安:哪里。
[49]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鞭打。
[50]食(sì):通“饲”,喂养。
[51]策:马鞭,这里作名词。
[52]临:到,面对。
[53]邪:同“耶”,语气词,表疑问。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喂马人的手下受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着称。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标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出众的才华也就表现不出来,就是要求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哪里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听它嘶鸣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解析】
这篇《杂说》之四,是四篇杂说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通称《马说》。《马说》大约创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贞元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四举礼部,三选吏部,三次上书宰相都未受到重视。再加上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被重用,常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因此,他以千里马自比,借《马说》一文一吐不平之鸣。但《马说》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它针砭时弊,揭露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众人所熟知,而韩愈却巧妙地拿来说明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韩愈所在的朝代,善于钻营、阿谀奉承的人往往能够飞黄腾达、官场得意,而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人才却被埋没、被压抑。他深感于此,以简洁锋利的笔法写下了这篇短小精悍的论说。直到今天,这篇短文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 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
-
贾岛《寻隐者不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
-
梦见王子,得此梦,五行主土,主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做事诚恳,待人亲和者,得以长辈指点,或有财帛丰厚之事,乃是大吉昌,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晚归松溪【清】彭印古隔桥松影淡,冷翠点云根①。树色飞岚气②,山容带雨痕。雾深多失路,叶落不藏村。迢递归来晚③,刚同月到门。注:①云 "> 《点绛唇·时霎清明》赏析
“时霎”两句,言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词人说:“当初我与苏妾就是在清明时节始识,转瞬间又到了一个新的清明节,而我却再也不能愉快地手捧鲜花回到苏州的西园旧居去与伊人相聚了。因为那里已是人去楼空,如果归
-
文言文阅读: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
-
芝兰之室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芝兰之室文言文翻译吧! 芝兰之室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
晓色重帘卷,春声叠鼓催。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
-
王风王风 这里的“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