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欧阳修散文名篇·释秘演诗集序》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6:40:25阅读:502

《欧阳修散文名篇·释秘演①诗集序》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②,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③,休兵革④,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⑤,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⑥为人,廓然{7}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⑧,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⑨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⑩天下奇士。

浮屠{11}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12}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13},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14},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15},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注】

①释秘演:指秘演和尚。释:佛教,这里指佛教徒。②京师: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③臣一:臣服,统一。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在四海之中,故四海指全国。④休兵革:平息战争。⑤山林屠贩:指隐居山林做屠夫、商贩的隐士。⑥曼卿:名延年,河南商丘人,北宋诗人,他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⑦廓然:开朗豪放的样子。⑧布衣:百姓。野老:乡村老人。酣嬉:尽情喝酒,尽情嬉游。⑨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⑩阴求:暗中寻求。{11}浮屠:佛教,也称和尚。也作“浮图”。{12}遗外:超脱。即抛弃世俗的功名富贵。{13}清绝:清新绝顶。{14}胠(qū区):打开。橐(tuó驼):袋子。{15}崛峍(lù录):高峻陡峭。

本文名为诗序,又因为写在与释秘演分别之际,兼有送别之意,是一篇不落诗序俗套的赠序。欧阳修对诗几笔带过,而着重从死生聚散,秘演的旷达、胸有大志、闲散等方面来叙写,用简练的传神之笔,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并抒发自己人生盛衰的感慨,隐约含有对现实的批判。

文章写得含蓄深刻,一往情深,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为了烘托秘演,作者写道,“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铺垫至此,秘演才出场,才开始写两人从相识、相交到相知的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仍然时时以曼卿为比照,凸显秘演诗文雅健,深受朋友们赞赏,虽然才品极高,“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品质。用“不屈以求合”“以气节相高”的石曼卿作陪衬,突出秘演的不得志,既表现了两个人的境遇,更表现出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压抑打击人才的不满。

本文抒情极为含蓄,如文章结尾处写道石曼卿已去,秘演“亦老病”,虽没有一个字提及自己,却一句“予亦将老矣”,将世态炎凉、人际悲欢和对社会的感慨交融在一起,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于是,石曼卿、秘演,以及自己三人的际遇和命运便交织在一起,感慨曼卿,就是感慨自己,悲叹秘演,便是悲叹自己,令读过此文的人都深受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后人评论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欧阳文忠公文钞》:“多慷慨呜咽之旨,览之如闻击筑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和练秀才杨柳》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

  • 刘子翚《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鉴赏

    全诗融议论、写景、抒情于一炉,时而直亮其刺,时而曲达其讽,可谓“刺”得深刻,“讽”得巧妙。"> “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 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

  • 纳兰性德《金缕曲(此恨何时已)》诗词注释与评析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 ">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赏析

      上片写江南雪景。“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开头二句写登临的兴致和原因。“如唤”二字下得好,表现出词人的逸兴豪情。“江平雪晴风小,”说明正是登临观雪景的好时机。“湿粉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

  •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 "> 《宋之逊告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之逊告密 唐洛阳丞(中央和地方官的副职都称“丞”)宋之逊,太常主簿之问(宋之问,唐朝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号称“沈宋”。但人品不高,谄附权贵。)弟,罗织(罗列

  • 人月圆·春日湖上·张可久

    人月圆·春日湖上 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张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吕蒙正不记人过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