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唐宋八大家·段太尉逸事状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6:40:16阅读:179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

【原文】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248]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249],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250]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251]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252]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253]。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254]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255]。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256]。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257]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258]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注释】

[248]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进封汾阳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正月,郭子仪兼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出镇河中。蒲:州名,唐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

[249]嗛:通“谦”。谦虚。

[250]椎釜鬲瓮盎:椎,通“槌”,打,砸。釜:锅。鬲(lì):三脚烹饪器。瓮(wèng):盛酒的陶器。盎:腹大口小的瓦盆。

[251]槊: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

[252]老躄:老而跛者。

[253]愕:惊愕。

[254]恣:肆意妄为。

[255]戢:收敛,约束。

[256]营田官:掌管军中田地的官员。

[257]大愧:非常愧疚。

[258]斄(tái):古县名,秦置,在今陕西武功西南。

【译文】

太尉刚刚担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的儿子郭晞担任尚书的职务,代理郭子仪担任行营节度使,驻军邠州,他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惯偷以及贪婪、凶残、邪恶的人,大都用财物贿赂,使自己名列军队之中,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心中虽然悲戚却不敢说。

段太尉在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禀报,希望能够管制此事。段太尉到了节度使府就说:“天子把百姓托付给您来治理,而您看到百姓遭到残害,却无动于衷。将要发生大乱了,您打算怎么办啊?”白孝德说:“我愿意听从您的赐教。”段太尉说:“我治理泾州,十分闲适,事务很少。如今看到百姓没有敌寇却要身遭残害心中十分不忍,这也是扰乱天子的边防。倘若你能够任命我为都虞侯,我就能为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受到残害。”白孝德说:“太好了!”于是就答应了段太尉的请求。

太尉暂任都虞侯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哗,全部披上铠甲,准备闹事。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召见段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太尉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人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非常惊愕。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卓着,应当力求有始有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残暴不法之事,必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最终要归罪于谁?罪还是要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的奸恶之人用财物贿赂,混进军中,残害百姓,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变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约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久呢?”

话还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者处死!”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准备些粗劣的食物。”吃完之后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于是让赶马的先回去,明天再来。晚上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己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成熟后,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农民将旱情告诉焦令谌。焦令谌却说:“我只知道收入谷子的数目罢了,不知道旱灾。”他反而催逼得更厉害。农民都快要饿死了,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谦和,派人劝告焦令谌,替农夫求情。焦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为什么竟敢议论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焦令谌派人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说:“是我害苦了你。”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

寄寓在泾州的淮西镇的军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你还算得上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都快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仁慈而有信义道德的人,而你却不知道敬重。现在段公仅有的一匹马,也低价卖了买谷子送进你家,你又不知羞耻地收下了。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打击无辜之辈,还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如奴仆哪?”虽然焦令谌为人凶暴傲慢,但是在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吃不下东西,说:“我终究不能再见段公了!”一天傍晚,恼恨而死。

等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的时候,段太尉告诫他的家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倘若赠送财物,切不要接受。”等到过岐州之时,朱泚执意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但推辞不掉。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居于卑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但是,无论如何,最终不可以把大绫放在我的住宅里。”把大绫送往司农寺的办公厅,置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看一看,看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

元和九年的一天,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恭敬敬地将此文呈上史馆。

现今称赞太尉气节的不外乎认为他是武将,一时奋不顾身,没考虑到死,以此来扬名天下,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像上述一样。我曾往来于岐、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经历亭岗堡垒哨所等,私下里喜欢询问年老的军官和退役的士卒,他们都能说一些当时的事情。太尉为人和颜悦色,经常低头拱手走路,说话的口气谦恭温和,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人们见到他,倒像个读书人。遇到有不同见解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适逢永州刺史崔公来,说话信实,行事正直,详细地获得了太尉的遗事,再次核对没有什么疑问。有的事实恐怕还有散失遗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胆将这篇行状私下送交给您。郑重地写下这篇逸事状。

【解析】

《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文章通过段秀实勇服郭唏、仁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位正直官吏的形象,表现出一个关心人民、不畏强暴,并能知机于事先,临财不苟取的旧时代的优秀人物形象。

本文选取段太尉三件典型的逸事,从不同侧面进行勾勒,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将段太尉外柔内刚、仁爱谦和却又刚毅有节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文虽对段太尉充满赞扬之情,但仅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全文没有一处议论,而是寄赞颂于冷静从容的写实之中,手法颇为独特。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有利于主题突出,使文章结构巧妙。本文叙述平实朴素,娓娓道来,饱含深情。面对中唐的社会现实,柳宗元此文大有警戒教育世人的深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 原毁

    原毁 作者: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1],其待人也轻以约[2]。重以周,故不怠[3];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4];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ldqu

  • 《中华易学全书》出版座谈会召开

    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国学网主办的《中华易学全书》出版工作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尹小林所长详细汇报了《中华易学全书》的整理进程和出版规划,并展示了全部64册的清样。 群经之中,《易

  • 《宋史•汪若海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会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时已割河北地。其年冬,再犯京师,若海谓:“河北国家重地,当用河北以揽天下之权,不可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孟子文言文重点难点解析

    孟子文言文重点难点解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的过程。  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下一句是“正是男儿读书时”.整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

  • 朝天子·秋夜吟·李致远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 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 何处楼台,笛声悲动? 二毛斑,秋夜永。 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 王勃《滕王阁序》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

  • 逢场作戏造句

    语义说明:比喻随事应景,藉机游戏玩耍一番,并非正经。 使用类别:用在「应景取乐」的表述上。 逢场作戏造句: 01、虽然是逢场作戏,但谁能保证不会假戏真作! 02、我以为你是真心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