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金缕曲(此恨何时已)》诗词注释与评析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注释】
亡妇忌日:性德妻卢氏亡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三载悠悠:从“三载”可知此词当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三十日。夜台:坟墓,阴间。钗钿约:用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故事。陈鸿《长恨歌传》载唐明皇与杨贵妃以钗钿为定情信物。
重泉:黄泉,九泉。双鱼:代指书信。古人寄信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鱼”。忍听湘弦重理:湘弦,琴瑟的弦称湘弦。此处或有喻意,因妻子去世称断弦,再娶曰续弦。“重理”或即续弦之意。卢氏殁后,性德续娶官氏。从词句似可猜测,性德作此词时尚未续娶亦无心续娶。忍:岂忍。悭:欠缺。缘悭谓无缘。纸灰:焚化纸钱时产生的灰烬。
【评析】
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三十日,为卢氏三周年忌日。三年来,性德无一日不相思,无一日不悲苦。性德与卢氏,既有相濡以沫的夫妻之爱,更有兴趣相投的知己之情。因此卢氏的去世对性德而言,不仅仅是失去了生活的伴侣,更是失去了灵魂的伴侣。对此,性德的好友也有深切体会,如叶舒崇撰《卢氏墓志铭》即有“于其(卢氏)没也,(成德)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之句。此阕“知己之恨”表达尤为强烈。起句“此恨何时已”即直奔悼亡主题,可见其悲恨情绪喷薄而出,有无法遏止之势。紧接三句忽然转入写景,以寒雨滴空阶、花落无人惜加重悲愁情绪。词人被无休无止的痛苦所笼罩,他寄希望于无羁无绊的梦境,希望能在梦中与亡妻再度相见相守,然而“三载悠悠魂梦杳”,词人的思念仍然无从慰藉。“是梦久应醒矣”,恍如一声长叹,悲愁压抑许久终于爆发,凄凉无助之情顺势溢出,万千感慨遂至奔流不息。词人又寄希望于佛教,“待结个、来生知己”,可是来生又是那么渺茫,此生陪伴词人的只有无尽的“清泪”,只有年年忌日瑟瑟扬起的“纸灰”,可谓“柔肠千转,凄然欲绝”。(唐圭璋《纳兰容若评传》)此阕既渲染了亡妻独居阴间的黑暗清冷,又着力倾诉词人独处人间的凄凉无助;一个“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一个“终宵成转侧”,夫妻俱为“薄命”之人,可谓血泪交融,“有人物活动,更突出主观抒情,极哀怨之致”(钱仲联《清词三百首》),堪为性德悼亡词之经典。
-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
同题仙游观 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解
-
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
我们该给文言文什么待遇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
-
蛇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比较惧怕的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动物确实也不多见,但是大家都能够从一些渠道了解到这种生物是非常的凶猛的生物,对人类也会产生一定的攻击性。那么如果我们在梦中梦见这种生物,具体对我
-
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
-
程氏爱鸟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程氏爱鸟》是北宋苏轼写的一篇文章,该文写的是苏轼的母亲对鸟雀好,而鸟雀们也愿意在苏轼家院子里无虑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程氏爱鸟
-
【解释】因愁闷悲伤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造句】 ①看你满脸愁闷的样子,整天唉声叹气的,到底有什么心事? ②路边坐着一个唉声叹气、不时擦眼泪的老妇人。 ③你得想个法子呀,光这样唉声叹气的能解决问题吗?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
-
《商鞅立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至镇,数于内斋以牛酒犒之。又私作锦袍、绛袄,欲以饷蛮,交易器仗。长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