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6:38:37阅读:394

作品: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简介

本篇选自《河东先生集》。是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它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好、潭水的清澈明净和潭中鱼儿的活泼有趣,流露出作者因景而喜的一时开朗恬静的心境和因贬官失意的寂寞孤凄之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①篁(huánɡ)竹:竹丛、竹林;篁:丛生的竹子。 ②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ǎn):不平的岩石。 ③佁(yí)然:静止貌;俶(chù)尔:忽然;翕(xī)忽:迅速貌。 ④悄怆(chuànɡ):静悄得使人感到忧伤;邃(suì):深。

译文

从小丘西行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流水声,好像人身上戴的玉佩玉环相撞发出的鸣声,心怀喜悦之情。砍伐竹子取道而前,下面见有一个小潭,水特别的清澈。潭底是一整块巨石,靠近岸边,石底部分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形状。碧绿的树木,苍翠的蔓藤,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一百条,都像是无所依傍地在空中游玩。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石头上,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玩者同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只见泉水犹如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爬行,或隐或现。潭岸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知其源头何在。坐在潭上,四面竹子树木环绕,寂寥无人,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由于此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就聊记上述情况而去。

与我一道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随从而去的是两个姓崔的年轻书生,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司马朗文言文及翻译

    司马朗文言文及翻译   引导语:对于司马朗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相关的司马朗文言文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司马朗  司马朗字

  • 苏洵《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全诗赏析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会稽特欲荣公子,冯翊犹将试望之。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悭来迟。

  • 雏雀逐猫文言文翻译

    雏雀逐猫文言文翻译   一天,一只猫躲在树林里,突然窜出咬向母雀。母雀的四五只小麻雀,边叫着边追猫,每靠近一步就更加愤怒。猫全力用爪子抓它们,没能得胜,又转身逃入猫窝内。母

  • 《遣悲怀三首》原文注释与赏析

    遣悲怀  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①。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②。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③。今日俸钱过 "> 《过大信口忆西归录载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钛猊》鉴赏

    【原题】:过大信口忆西归录载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钛猊引出水面东西对峙江形若瓢然而山乃其口然相距犹三四里则江之广狭可见视之信然妙哉写物之功感而赋此篇

  •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下面是

  •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种世衡初营清涧城,有紫山寺僧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世衡延置门下,恣其所欲,供亿无算。崧酗酒狎博,无所不为。世衡遇之愈厚。留岁余,崧亦深德世衡,自处不疑。一日,世衡忽怒谓崧曰

  •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鉴赏

    【原题】: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生救之下至虀浆饮食悉以投火而扑灭护持一学固有功然不豫除草莽绝火路亦其过也戏为赋之

  • 《晴江秋望》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荡的赞美之情。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句鉴赏

    晏殊《浣溪沙》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其中“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流传至今,已是极为耳熟能详的用语。">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