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论语》原文注解与鉴赏
公冶长 《论语》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51〕,斐然成章〔52〕,不知所以裁之〔5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54〕,怨是用希〔55〕。”
子曰:“孰谓微生高〔56〕直?或乞醯〔57〕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58〕,左丘明耻之〔59〕,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60〕,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61〕。子曰:“盍各言尔志〔62〕?”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63〕,敝之而无憾〔64〕。”颜渊曰:“愿无伐善〔65〕,无施劳〔66〕。”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67〕!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6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杨大雅,字子正,唐靖恭诸杨虞卿之后。虞卿孙承休,唐天祐初,以尚书刑部员外郎为吴越国册礼副使,杨行密据江、淮,道阻不克归,遂家钱塘。大雅,承休四世孙也。钱俶归朝,挈其族寓宋州。大雅
-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
这首诗用乳鸦、明月、梧桐叶,营造出一个清丽意境,通过对秋空、新凉梧桐叶落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写出了诗人对节令变化的感受。">
-
高中语文文言文找准读音 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这里要着重
-
脑筋急转弯题目:为什么用Google浏览器的女人都很贤惠持家? 脑筋急转弯解析:Google浏览器不支持网银,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
-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大家一定不陌生,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叶公好龙: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
-
作者: 李清照 【原文】: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马爰兴
-
【原题】: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相与叹息既帅机书前作八诗示滕审言不及予也枕上不能记韵傚唐人和诗体自赋八绝句因以寓意
-
谈境界:造境与写境关于意境的审美形态,最早探讨这个问题的是唐代的王昌龄,他将境界分为三种类型——物境、情境、意境。后来也一直有人在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