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荀子名言·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46:45阅读:937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性恶》)

【鉴赏】 荀子说,擅长谈论古代事情的人必定会用今天的事情作为验证。对于荀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有着“法先王”和“法后王”之争。其实,不论是“法先王”还是“法后王”,荀子的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下。荀子在提到先王的时候总是和礼义联系在一起,效法的是先王传下来的“礼”,“法先王”是为了“以古持今”即继承从古代三王流传下来的礼义,并以此来治理现今的社会;“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非相》),后王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样也是包含了先王的礼义,要想了解先王的礼义之道,只需考察一下后王的制度即可,这就是“以近知远”。两者看似相反,实则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荀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擅长谈论天道的人必定会用人事作为验证,说到这里就会有人反驳了,认为荀子在《天论》篇写下的第一句不就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吗?他认为,作为自然意义上的天有着自己固有的运行规律,自然界诸如流星、陨石、地震等怪异现象和人类社会的治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两千多年前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荀子就提出了他的“天人之分”说,可谓是思想超前,但他又说擅长谈论天道的人必定会用人事来验证,将天道人事联系起来,是不是荀子自相矛盾,思想前后不统一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天道虽然不能决定人事的变化,但是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主动地去了解其规律,顺时而动,制天命而用之,以便更好地和自然和谐相处。比如天有四时,人类就根据四时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按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来安排农业生产,才能五谷丰登。

凡是议论,最为宝贵的是所说的话要符合事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坐着议论,站起身来便可以安排实施,部署起来就可以执行。谈论古代最终要落实到今天,谈论天道最终要落实于人事,也就是议论内容的可操作性,“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儒效》)显然知之而能行才是荀子重点所在。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文言文阅读

    《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文言文阅读   《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  作者:鬼谷子(王诩)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处唐bull;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暴跳如雷造句九则

    语义说明:形容人急怒时跳脚吼叫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暴跳如雷造句: 01、听到这些传闻,他一时情绪激动,暴跳如雷。 02、当他看到儿子的成绩单竟是满江

  • 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练习题

    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练习题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

  • 秦晋崤之战文言文赏析

    秦晋崤之战文言文赏析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

  • 废帝讳奕,字延龄,哀帝之母弟也

    废帝讳奕,字延龄,哀帝之母弟也。兴宁三年二月丙申,哀帝崩,无嗣。丁酉,即皇帝位,大赦。 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马桓温帅众伐慕容暐。秋七月辛卯,暐将慕容垂帅众距温,温击败之。九月戊寅

  •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同冯道祗候院,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守光为帅,延徽来聘,太祖怒其

  • 师说文言文及翻译

    师说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师说这篇课文我们在学习的时期都要熟知的文言文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师说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

  • 白居易诗与“兴寄”

    白居易诗与“兴寄” 一、白居易的“兴寄”观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理论代表,他的诗歌理论承袭自陈子昂的“兴寄”说。因

  •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五》全诗赏析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