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去鲁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9 21:28:31阅读:546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原文】: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2)。彼妇之谒,可以死败(3)。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4)

【鉴赏】:

孔子作为先秦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当时欲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史载他在鲁执政的短暂时期里,曾经有所作为,但在春秋时期各诸侯间勾心斗角,杀伐征战,统治者奢侈腐化,使他难于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终于不得不在五十六岁高龄时离鲁至卫,周游列国。这首《去鲁歌》中,既反映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的远见卓识,从桓子沉缅女色,眈于舞乐中见微知著,预见到鲁国将面临人亡国败之祸,更抒发了作为欲有作为的政治家的仕而不遇,不得不离去的一腔悲愤。歌的前两句语意交织重叠,把满怀悲愤喷吐而出。后两句中节奏舒缓,一腔悲愤化作沉长的哀叹,表面的退让苟且下隐藏了深深的悲怨。长歌当哭,比之激烈的言词更为动人。这一点往往不易为人们所理解,除非深谙世故人心者,多不能深知此中滋味。不少学者都曾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中有其明哲保身,消极退让的一面,并以《论语》中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以及此歌为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质之孔子去鲁后的实践,奔走诸国,惶惶然若丧家之犬,晚年的删定诗书,从事教育,又何曾“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去鲁歌》中表现的强烈的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不仅是孔子个人的特殊情感,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是一种普遍的、典型的社会情感。全诗具有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不仅是对统治者沉缅女乐会导致人亡国败这一业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的认识,更深一层的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审美把握。全诗采用了不假比兴,直接抒情的手法,用现代的标准分是一首“纯诗”。情感的直写更有其直接的撼动人心的力量。诗的前半部,节奏急促有力,后半部忽而舒缓深沉,形成一个明显的落差。使全诗的审美感染力更为浓郁。使读者在这一情感落差中获得更深的审美感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柳宗元《三戒(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三戒(并序)柳宗元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

  • 文言文阮裕焚车阅读

    文言文阮裕焚车阅读   (二)课外选段  七、2007年金华市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

  • 折桂令·过多景楼·周文质

    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沈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通假字知识点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通假字知识点   高考语文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

  • 梦见被占便宜是啥意思

    梦见被占便宜,得此梦,主近期有重要物品丢失,事业多有不顺之征兆,多有破财之迹象。如做此梦,得此梦可单打独斗,如与他人合伙共事,多被小人欺骗。冬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

  • 文言文阅读题:以人为鉴

    文言文阅读题:以人为鉴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o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

  • 梦见庙宇

    梦见自己进了庙宇或坐在庙宇里,这是成功或成亲的吉兆。男人梦见寺庙,国家要发生暴乱。女人梦见庙宇,丈夫家的人会四分五裂。病人梦见寺庙,病情会加重。梦见进入寺庙,一切努力都会化为泡影。孕妇梦见进入庙宇,胎

  • 杜甫《月夜》全诗赏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品赏析【注释】:漉州:今陕西省富县。【简析】:本诗于天宝十五年(756)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

  • 《赵翼·论诗》原文、注释与赏析

    赵翼·论诗赵翼(1727—1814),常州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论诗主“独创”,反摹拟 ">

  • 《钱缪》原文及翻译

    钱缪 原文: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1遂受之。是年,省茔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