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原文】:
《列女传》: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其妻援琴作歌曰: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鉴赏】:
按哭而城崩之说,亦见于孟姜女,是至诚感天的夸张说法。不能以实视之。《列女传》记此云:“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或七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主吾节,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依此则杞妻悲痛之极,可以想知,因有此极哀痛之二语也是该当的。但此二语亦见《楚辞九歌少司命》,作“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琴操》已佚,清孙星衍辑校成书,为二卷。马瑞辰序,考订其为蔡邕所作。蔡邕,汉人,马瑞辰谓其书“古谊所存,足以佐证经诸。”是谓其信而有徽。仅释而评之如下。
《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王逸注云:“人居世间,悲哀莫痛于与妻子生别离,言天下之乐,莫大于男女新知之时也。”这个讲法,自来认为是适宜的,只是对“生别离”的“生”字,有些人更讲作“生生地”,或“硬硬地”,也是为众多人所接受的。但同一词语,对各具体人,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也许会更有适合其人某处所的解释。比方这首《琴歌》首先是和《少司命》不同,是“乐莫”句在前,而“悲莫”句在后,似以“悲莫”句为主,“乐莫”句为辅,不是并列平等表意的。而且“生别离”和“新相知”相对为意,“新相知”是“相”,是两人共同的,“生别离”是“别”,是个别的。结合杞梁妻之与夫别,是一个生,一个死,其痛苦,远远超过生生地别离,硬硬地别离,是一生一死,绝不可能再相会的别离。《列女传》说:“遂赴淄水而死”,可见其悲痛的程度已经到了极限的。所以这句在《琴歌》上来说,在对杞梁妻来说,解作一生一死的别离,更适合些。我每读这句,就想到了苏东坡《江城子》悼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看用苏氏这词解释这里“悲莫悲兮生别离”句,非常合适。
这两句,为千古人所赞诵,它的最大优点,是这两句把人间的悲乐,作了最大的概括。谁读来也会认为是实获我心,有同感、生共鸣的。又王逸的解释,也是可以的,但对杞梁妻的《琴歌》来说,讲作一个生一个死的别离更适合些。“生别离”就是“生死别离”的简用。二词常连用,用其一代表二,是诗文上运词之常,因为这样讲,才把悲讲到极限了。
-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注释】①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 ">
-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的阅读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问题,下文整理了中考
-
酬李二十侍郎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 "> 宋史·李好义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解析
宋史·李好义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解析 李好义,下邽人。祖师中,建炎间以白丁守华州,积官忠州团练使。父定一,兴州中军统制。好义弱冠从军,善骑射,西边第一。初以准备将讨文州蕃
-
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
-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愣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
-
语义说明:比喻悲痛至极。 使用类别:用在「悲痛哀伤」的表述上。 如丧考妣造句:01听到老村长过世的消息,村民伤心得如丧考妣。 02你只不过被偷了一部电脑,何必哭得如丧考妣般呢? 03这也难怪她哭得如丧
-
《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译文|注释|大意|赏析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①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 "> 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中“之”字的考点整理素材 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之”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