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春别应令四首·其四》日暮游子寂寞相思诗作
春别应令四首(其四)·萧绎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
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
汉魏六朝时期,皇太子、诸王的手示称作“令”或“教”。奉和皇太子、诸王的诗文,或奉其命令而作的诗文,都可叫作“应令”或“应教”。萧绎的这四首诗是奉和皇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的,故此命题。在萧绎作这组诗之前,首先是萧子显写了《春别四首》,接着就是萧纲作《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他们三人递相唱和,争新斗妍,这是当时诗歌创作的风气。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渭桥,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秦代所建造。暮色苍茫,一个游子在渭桥的西侧辗转徘徊。桥下的浩浩流水,岸边的树木花草,无不使他触景伤情。淹留他乡,羁泊漂零的生活,本已使他感到百无聊赖;而此刻又是“最难消遣是昏黄”的夕阳时分,更令人倍觉黯然!第二句进一步写他在渭桥旁所见到的情景:他忽然抬头,恰好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布满灰云的空中。清凉的月光,正映衬出游子寂寞孤独的悲凉。这月光中蕴含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思呢?于是诗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
诗的后两句紧承第二句的“月”字。“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照一般“望月怀远”的写法,提到月亮以后,就应该正面抒发游子的情怀。但是,此处诗人写游子看月时的心理活动,却匠心独运:他由自己的客中情景,设想家中的妻子此时此刻的相思之情。假使空中的月光不管远近、千里共明的话,那么,今夜它也应该照着正在为月圆人不圆而伤心落泪的妻子。就诗的构思而言,本是游子思念妻子,但他却反过来想象妻子今夜一定对着月光在想念自己。这就是所谓从“对面写来”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之直言相思之愁苦,更耐人寻味,能大大增强诗的抒情性,将游子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更加委婉曲折、真挚深厚。杜甫的名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也是用的这种艺术手法,“读书破万卷”的诗圣有此构想,或许就是受了萧绎这两句诗的启发吧?
萧绎的《春别应令诗四首》,连同萧纲、萧子显的唱和之作,都是七言四句结撰成篇的短诗。这在当时,是一种新体诗,基本具备了到唐代盛极一时的七言绝句的雏形。这一点,是上述三人唱和之作在文学史上的一个贡献。
-
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朱元璋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繁盛的样子。
-
初二文言文异读字知识点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盘点—异读字,何为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
-
露水打湿了云彩,小船在沙溪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我仰卧船中,看到了空中的银河和月亮,还有那挂在高山顶上的北斗星。千万年来,只有青天不变,多变的是人间的悲欢。"> 文中有画亦有诗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家喻户晓。王维兼具诗人与画家的身份, "> “公权字诚恳。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权字诚恳。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
-
梦见培训,五行主木,事业中有所推进,或有机遇降临,财运旺盛之征兆。情感也可有所收获,唯有真诚相待,感情方可长长久久,凡事不可有强求之心,应顺其自然,春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
-
梦见水牛主先祖索食。梦见水牛来家主丧事。梦见公水牛,是吉兆。但是梦见骑水牛,意味着死亡。
-
语义说明:比喻世事变幻,转眼成空。 使用类别:用在「空无虚幻」的表述上。 一场春梦造句:01世事不过一场春梦,何须刻意强求什么呢? 02现在的他已不再拥有往日荣华,过去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春梦罢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