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虞美人·听雨》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名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导读】
蒋捷,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传世,与周密、王沂孙、张奕并称“宋末四大家”。
这首词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蒋捷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了。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听雨》这首词写了作者三个时期听雨的三种心境,读来使人凄然。
“虞美人”为唐代教坊曲名,得名于项羽《垓下歌》中歌咏的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等。
【原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①。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②。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
①断雁:失群孤雁。②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头发斑白。
【译诗】
少年时候听雨是在歌楼上,
昏黄的红烛光映照着罗帐。
壮年时候听雨是在客船上,
秋风送来江天孤雁的哀唱。
而今听雨在寄居的寺庙旁,
镜中的我已经是两鬓斑斑。
人世间悲欢离合最是无情,
听阶前雨声点滴直到天亮。
【赏析】
这首词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词人从少年到老年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虽然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交相融合在一起。
开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写少年时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年少的时候总是放荡不羁,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无忧无虑。接下来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写了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这样一幅江上秋雨图,已将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包蕴其中了。这里写的是壮年孤苦漂泊的经历和触景伤怀的感受。“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作者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戛然而止。
《听雨》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时的听雨。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沉的无奈和痛苦,可谓力透纸背,字字千钧。
-
高考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考点详解 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
-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 导语:黄琬巧对是一片初中个古文阅读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席位昂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黄琬巧对原
-
纳兰词·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词译 昨夜的星辰,昨夜 "> 凿璧借光文言文道理
凿璧借光文言文道理 《匡衡凿壁借光》原文及译文是选自《西京杂记》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匡衡勤学的故事。下面是关于凿璧借光文言文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匡衡①
-
【浑水摸鱼解释】比喻趁混乱的时机,夺取不正当利益。浑水:不清的水。 【浑水摸鱼辨析】参见“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造句】 ①厂里发生火灾,车间里的人都去救火,他却浑水摸鱼,偷盗值钱的东
-
愚公移山文言文道理 导语:《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下面是愚公移山文言文道理。欢迎阅读及参考! 原文 太行,王屋二
-
奶奶是我这一生最应该感谢的一位长辈,从小到大,我都是依偎在奶奶的怀里长大的小孩。奶奶给了我许多关怀,这关怀无微不至而显得琐碎。在这貌似凌乱的个人生活中,也许有深重的忏悔也无法将它们掩盖。
-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金陵津渡:今江苏省镇江市江畔。津、渡,均为渡口。 小山楼:为作者宿
-
中述 欧阳修 ①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予曰:“于予与何诛①!”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