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古诗《顾炎武·精卫》注释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3 20:46:04阅读:792

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释】

①精卫:古代神话《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之女,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②尔:指精卫。

③终古:永远。

④窠(kē):鸟巢。

赏析

顾炎武(公元1613年—公元1682年),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出身江东望族。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屡试不中,从二十七岁起开始编纂两部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因家中累遭劫难,又逢战乱,长年在外奔波,积极组织抗清。清顺治年间,其家奴与当地土豪勾结,为吞其家产,企图谋害于他。他只得乔装改名,四处奔波。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他返回家乡除掉了忘恩负义的家奴,自己也遭受牢狱之灾,险些送命。后多亏友人多方周旋,次年得救。出狱后,他变卖家产,开始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流浪生涯。炎武性情刚烈,不畏强权。康熙年间,朝廷招贤纳士,他以死坚拒推荐。一生虽历尽艰辛,仍心系国家。充分展示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作品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军制论》《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这首诗是诗人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根据精卫鸟的传说所作。诗中先是对精卫说:世上万事本来就是高低不平的,你又何必自寻烦恼,凭你这小小身躯,即使长生不老,也无法将大海填平。然后是精卫的答复:我发誓要填平东海,即使沉入东海,也决不动摇。大海一日不平,我心一日不宁。听了精卫的话,想到眼下前朝遗民只为一己私利而谋,诗人不胜感慨地说道:你难道没看见,那西山之上,那么多衔木的鸟鹊,有谁不是在各自奔忙,为自己营造安乐窝呢。这里诗人以精卫自喻,决心以精卫填海的精神,锲而不舍,奋斗不止,反清复明,完成巨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诗人为了探索经国济民之道,跋山涉水,孜孜以求,终于在三十年后,完成巨著。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晏子使楚》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晏子使楚》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

  • 此起彼伏造句七则

    【此起彼伏解释】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此:这,这里,这个。彼:那,那里,那个。伏:低下去。也作“此起彼落”。 【此起彼伏造句】 ①“赤壁之战”这段故事,情节曲折惊险,此起彼伏

  • 柳宗元《韦道安》全诗赏析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

  • “华廙,字长骏,弘敏有才义”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华廙,字长骏,弘敏有才义。妻父卢毓典选,难举姻亲,故虞年三十五不得调,晚为中书通事郎。泰始初,迁冗从仆射。为武帝所礼,历黄门侍郎、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父疾笃辄还,遭丧。旧

  • 文言文《惊弓之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惊弓之鸟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

  • 《百家姓·解》文言文

    《百家姓·解》文言文   《百家姓·解》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解」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掘《万姓统谱》所载.周成王弟叔虞之子良.含采于解邑(在今山西省

  • 搞笑歇后语摘选笑到肚子疼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熊耍门棍】——人熊家伙笨 【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狗吃猪食】——乱插嘴 【狗抓刺猖】——无从下手 【狗的牙齿】——参差不齐 【狗钻篱笆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 千金市骨文言文翻译

    千金市骨文言文翻译   导读:千金市骨,意为用重价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求得人才的愿望。《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郭隗就给他讲了一个

  • 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唐太宗李世民身世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个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被称为“千古一帝”。史书对李世民的记载,寥寥300字,功过论断,兼而有之。《唐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