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离离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②,晴翠③接荒城。
又送王孙④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该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是白居易的成名之作。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①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②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侵:侵占,长满。
③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④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大意】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的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赏析】
古原上长满了野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古原草生命力顽强,斩不尽、锄不绝,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毁灭的力量虽然强大,毁灭的痛苦虽然深刻,却仍然不能阻止生命的新生。再生的力量如此强大,再生的欢乐掩盖了痛苦。烈火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然而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应火的暴虐。看那草原上的一片青翠,不是绿色胜利的旗帜么?
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绿草沐浴着阳光,翠绿如滴。那弥漫的香气,那饱含张力的翠绿,是一种蔓延扩展的态度,是野草顽强的标签。顽强的野草,滋润了荒芜的古原,使它恢复了青春。在这大地春回的日子里,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送别在这里发生,富于诗意,令人惆怅。今后每当看见萋萋的芳草,就仿佛看到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的别情,淡淡的忧愁也就不可避免地弥漫开来。
【拓展】
唐代王维曾作《山中送别》,同是描写青草,同是感慨送别,与本诗在异曲同工之余又有些许不同之处。全诗如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五代南唐李煜曾作《清平乐·别来春半》,亦将春草与送别结合在一起描写。全词如下: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文言文《文心雕龙》的概述及作者介绍 概述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
-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
-
语义说明:说话或写文章一开始就揭明主旨纲要。 使用类别:用在「直入主题」的表述上。 开宗明义造句:01在这本书的首章,作者开宗明义地说明了他的创作旨意。 02会议开始时,主席先开宗明义地说明召开此次会
-
刘璋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璋,字季玉,既袭焉(刘焉)位。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
文言文满井游记的译文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
-
崔光文言文字词翻译 崔光,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清河人(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 。北魏名臣,刘宋乐陵太守崔旷之孙、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子。下面是小编整理收
-
1.好女嫁出成贤妇——佳音频传到娘家 2.名流喜得名门女——才女欣逢才子家 3.当媳须知勤俭好——治家应教子孙贤 4.喜看淑女成佳媳——乐让东床唤泰山 5.桃面喜陪嫁
-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全诗翻译赏析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
-
每个人都会在小的时候学习骑自行车的技能,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在梦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