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咏荆轲》歌咏荆轲刺秦王壮举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题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陶渊明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这首诗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句解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燕国太子丹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强嬴”指秦国。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素骥”,白马。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危冠”,高冠。“长缨”,指系冠的丝带。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坐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渐离”,即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宋意”,燕国的勇士。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宫廷。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盖”,车盖。“飞盖”即指车奔驰如飞。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全部展开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战心惊。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图”指荆轲所献燕国督亢地图。“穷”,尽。
评解
这首诗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瑟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①西辞黄鹤楼,烟花②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③,惟见④长江天际流⑤。【注释】①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 荀攸传文言文翻译
荀攸传文言文翻译 大家想知道荀攸传文言文的翻译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荀攸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原文/荀攸传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
-
文言文释义试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刺客列传(10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
-
脑筋急转弯题目:每天靠运气吃饭的人? 脑筋急转弯解析:这肯定是和气体扯上关系啦,比如说家里的气没了,无法炒菜,那就需要? 脑筋急转弯答案:专门送煤气的师父
-
给父亲的一封文言文的信 父亲大人膝下: 岁月蹉跎,男入学已经两载有余,然念及初时,天真无邪,父亲挂忧于心,寄厚望于男,舟车劳顿,与男共行,可谓情之深,爱之切。却几日光阴,竟离去。男
-
武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
-
(甲)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
-
相和歌辞·梁甫吟 李白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钧,风雅暗与文王亲。
-
这位友人,就是被元好问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时”的翰林学士王庭筠(字子端,号雪溪)。当赵秉文寄诗给他的时候,大约正是王庭筠亦官亦隐,居于平生所爱黄华山(在今河南林县西北)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