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远《听话丛台》诗词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09:59阅读:772

火光,辉煌了历史的一页

——李远《听话丛台》

听话丛台

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无边尽,树绕漳河掌上来​‍‌‍​‍‌‍‌‍​‍​‍‌‍​‍‌‍​‍​‍‌‍​‍‌​‍​‍​‍‌‍​‍​‍​‍‌‍‌‍‌‍‌‍​‍‌‍​‍​​‍​‍​‍​‍​‍​‍​‍‌‍​‍‌‍​‍‌‍‌‍‌‍​。

弦管变成山鸟弄,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消息,风雨谁知长绿苔。

这是一个被历史剥蚀过的台,也是一座被历史辉煌过的台,这里的高阜曲水,舞榭歌楼,都在昭示着战国时期最堂皇最恢宏的建筑格局。因其连聚非一,这座台被命名为丛台,而事实上,它更应被命名为华夷文化的接壤地。登临丛台,抚拭斑驳的青砖,我们看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英姿。

熊熊大火,映红了赵都邯郸的天空,笨重的战车在火光中毕剥作响。这是雄才大略的武灵王亲手点燃的图强之火,是向旧习俗开战的炽烈的宣言。赵国地处齐、秦、韩、魏以及楼烦、中山的包围之中,有“四战之国”之称。要想改变这种困窘的政治处境,就必须打破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军事制度。笨重的战车、臃肿的甲胄迟滞着前进的步伐,别无选择,只有弃旧图新。黑色的灰烬能结束一个时代,也能开辟一个时代。

赵武灵王此举遭到了来自守旧势力的反对。他们挥舞着“祖宗之法”,声称“循法无过,修礼无邪”,不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竭力进行阻挠(《战国策·赵策》)。“胡服骑射”与其说是一场军事制度的变革,莫如说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宽袍大袖的传统服装要被短衣窄袖的胡服取而代之。缝制华美的鞋子要被透遍腥膻的皮靴取而代之。中原人的矜持与自适不能容忍夷狄文化的侵入,侵入了,就要祸及子孙。这班泥古不化的臣僚面对胡服骑射的武灵王声泪俱下,危言耸听,痛心疾首,忧心忡忡。

然而,马蹄和鸣镝还是震响了丛台,丛台,不应是一座演出歌舞的陈设,历历青砖对应冉冉朝阳;丛台,更应是一处演兵耀武的所在。插箭岭在荒烟蔓草间埋下赵武灵王的信誓,也埋下了赵武灵王的希望;烈焰升腾的铸箭炉涂抹上战车的灰烬,于窜动的火苗间锻冶真正的王气。当丛台终于在诸侯与夷狄的逼视之下点燃祭祀先祖的香火,牺牲坠地,编钟震耳,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身着胡服,手执弓箭的骑兵,杀进诸侯纷争的战场,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于是人们相信,宽袍大袖在赵国已经永远成为历史,丛台也因此成为文化融合的见证。尽管这位锐意鼎新的国君最终在继立子嗣的问题上出现了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应有的柔肠,困厄而死于沙丘宫,但史家们还是记住了他,文人们还是记住了他,“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蔡邕《独断》)。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熔铸成丛台的威严,而这本身就是一首亘古不衰的歌。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王之涣《登鹳鹊楼》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登鹳鹊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题解】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 "> 与王虹友书·(清)顾炎武

    流寓关华[1],已及二载。幸得栖迟泉石,不与弓旌[2]。而此中一二绅韦[3],颇知重道。管幼安之客公孙[4],惟说六经之旨[5];乐正裘之友献子[6],初无百乘之家[7]。若使戎马不生,弦歌无辍[8]

  • 古代皇帝与皇后的洞房之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ldq

  • 罗贯中三题——欧阳健

    罗贯中三题 欧阳健 罗贯中是古代小说的一代宗师和巨匠,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三国志演义》,以广泛的群众性与永久的生命力,赢得了中国小说史上的不朽地位;他首创的“演义”这一中国独

  • 孟子见梁惠王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见梁惠王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孟子见梁惠王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③然问曰:‘天下恶④乎定’吾对曰:‘

  • 张敬忠《边词》赏析: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翻译: 五原这地方的春天从来都到得很迟,每年到了二月,光秃秃的垂杨还没有吐叶挂丝。

  •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

  • 月食文言文翻译

    月食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月食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月食原文:  李鲈

  •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玄朗先生墓碣 归有光 呜呼!世之能自修饰,立功名于世以取富贵,世莫不称述之,若是而以为贤;不知此亦其外焉耳。苟其中有不然,虽暴著于一时,而君子奚取焉!盖昔孔子之门,其持己立身,不以

  •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