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上李邕》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0 22:09:58阅读:15

《上李邕》古诗全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古诗赏析

这是李白青年时代写下的一篇干谒之作,约作于开元八年(720),是年诗人二十岁。《通鉴》卷二一二记,开元六年冬十一月,宋璟奏请除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为渝州(今四川重庆)刺史。《金石萃编》卷七一《修孔子庙碑》文末记:“朝散大夫持节度渝州诸军事守渝州刺史江夏李邕文”,“开元七年十月十五日立”。由此可知,开元八年李邕正在渝州刺史任上,李白本年漫游蜀中,可能于渝州谒见他。

大凡干谒之作,一少不了谀美对方,二少不了哀切陈词。李白这篇《上李邕》恰恰相反,它一方面飞扬跋扈地夸耀自己,同时,又以很不敬的语言冒犯对方,读来令人绝倒。“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的前半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以大鹏自比,抒写其宏伟不凡的抱负。抟摇,即抟扶摇,扶摇谓旋风。《逍遥游》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二句由此化出,意思是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我将乘风万里,直上云霄。三、四句说,假如风停了,大鹏从万里云天落下来,它强有力的翅膀仍能扇起大海的波涛,那阵势也是够壮观的。李白出蜀后写过一篇有名的《大鹏赋》,正是这四句诗的扩展,可参看。赋中说,大鹏憩息下来时,“猛势所射,余风所吹,溟涨(海)沸渭(海水动荡的样子),岩峦纷披”,与诗的三、四句意思想同。以上正面言志,表现出对人生的充分自信。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以下兜转,全力抵拒现实中的种种非难,愈益显示了志向的坚定。调,指风调,即人的思想、气度、精神状态等。诗人说,世人见我处处表现得与众不同,听了我的放言大语,无不报之以冷笑。然而,这种光荣的孤立非但不能挫伤青年李白的意志,反而更刺激了他傲视世俗的精神。这两句虽然只说“时人”“冷笑”自己,其实诗人也在冷笑世人。庄子在《逍遥游》中写了一种叫做斥鷃的小鸟,它飞不过几丈高,在蓬蒿之间穿来穿去,反过来却嗤笑大鹏,不知道大鹏为什么要飞得那么高远。李白在《大鹏赋》的结尾写道:“大鹏已登上寥廓的天穹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上李邕》诗中的“时人”,不正是“斥鷃”一类吗?

诗的最后两句,就是直接对着李邕来的了:“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宣父,是唐代贞观年间加给孔子的尊号。孔子曾说过“后生可畏”的话(见《论语·子罕》),李白借来将李邕的军:你到底是效法先师孔圣呢,还是甘愿与“时人”为伍?盖李邕从武则天长安初年拜左拾遗,已经在宦海中沉浮多年,几经陟降,深谙仕途况味。听了李白自述其“大鹏之志”,可能以长者与过来人身分对这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有所规劝,李白颇不以为然,遂写了这首诗重申自己的志向,并且以攻为守地反过来规劝李邕,要他摆正了对年轻人的态度。

诗如其人。这首《上李邕》无异于青年李白的一幅自画象。他那宏伟的胸襟、不凡的气度、傲岸的性格乃至倜傥的风姿、自信的神志等,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李白之所以个人抱负那样大,自信心那样强,对抗世俗的勇气那样足,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个人思想和性格的特异,从根本说,这一切乃是时代所造就。盛唐时代,政治开明,国运兴旺,朝廷比较重视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功业理想和用世热情,他们“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蔚成了竞相进取的社会风气。正是这样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孕育了李白的“大鹏之志”,也铸造了他的性格。正因为如此,《上李邕》这样的诗篇便不仅仅体现了李白一己的胸襟气质,而且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貌,反映了盛唐的时代精神。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千里马文言文翻译

    千里马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古人交流的文字,时至今日很有研究的价值。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

  • 浅析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浅析文言文的教学价值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当然,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文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让位于白话已

  •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河东郡丞。朝

  • 退休赋文言文

    退休赋文言文   五七以降,三龄母丧。兄弟仅双,父之不养,幼稚难抚,送作螟蛉。其间甘苦,断肘袖藏。放牛五载,健体强识。七三初中,幸遇恩师;读书习作,乐以忘忧。两年高中,七五毕业。立

  •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

  • 二技致富文言文翻译

    二技致富文言文翻译   《二技致富》的完整的寓言名是《二技致富,反裘负刍》。《二技致富》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二技致富文言文翻译  原文  有以钉较为业者,道逢驾幸

  • 文言文《口技》内容分析

    文言文《口技》内容分析   本文是以记叙的方式写的文言文,但中间对口技表演采用了较多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因此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全文是

  •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是初二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杨万里《麦田》全诗赏析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个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 文言文《牡丹亭》的经典签名

    文言文《牡丹亭》的经典签名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2、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